分享到: | 更多 |
如今,银行存款利率为1.75%,低于8月CPI增长率2%。通货膨胀跑赢具有基准意义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存钱等于亏钱——似乎言之凿凿。这一情况,令身处股市大跌阴霾尚未散尽、房地产市场不温不火、通胀与通缩随时切换的各方面,有些应接不暇。看起来,居民财富增值困境,陡然转换成保值压力。其实,如果把视野拓宽一些,眼光放得远一点,就会发现,所谓“负利率”影响,远不止口袋里的现金。一些与资产、政府收支、日常消费相关的领域,极有可能因此出现与过往不一样的状况。
背景:为什么要降息
降息背景一:中国乃至全球的资本回报率进入下行通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投资者纷纷开始怀疑美元资产的保值增值优势。没有人接盘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导致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为了维系借贷契约,美联储从危机伊始到2014年10月为止,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过超发货币,稳定经济运行。至此,美元贬值通道被打开。资本带领下的商品和服务生产,开始疏散到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地。很多国家因此受益,经济亦快速成长。以2014年为例,世界范围内经济增幅排名前50的国家中,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未来数年,上述红利却可能消失。原因在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一直无法化解、新兴经济体转型升级不够迅速、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地缘政治、军事因素挥之不去,非美元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正逐渐走低。加之美国经济重新回到了过去200年间GDP年均增长2%左右的正常区间,以及美联储多次呼喊但并未实质落实的加息预期,资本正回流美国。避险并获取常态增值,而非追逐超额利润,成为资本所有人近一时间段的基本策略。为此,各国纷纷下调给银行存贷款利率,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降息背景二:中国经济亟待降低运行成本,鼓励就业、投资和消费。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一场由总量扩张到提质增效的转型过程,被称之为经济新常态。与传统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不同,此次转变有赖于创新型企业的诞生,更需倚靠传统行业走向高端生产及制造,注入新投资成为下一步。本轮调控,政府部门没有直接“动手”,而是运用市场手段,尽量维持政策中性,避免资本和劳动等要素资源错配,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线索。仔细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有新举措。简而言之,就是运用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调控为主导的数量化工具,同时实施增加民生财政支出和降低特定行业税费为基本内容的间接引导。稳定就业、促进投资和刺激消费,此三项目标取代了简单拉动经济增长数值的做法。指向释放流动性、降低经济运行成本的降息动作,正源于此。
降息背景三:与降低汇率同步,减少跟随美元导致的被动升值及经济波动。2012年开始,人民币开始步入升值通道。到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达到1∶6.05的高点。此后高位震荡。直到2015年8月11日,央行下调人民币基准定价3%左右。各界纷纷担忧,人民币贬值通道是否就此打开。其实,近期世界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卢布和巴西里亚尔等,都竞争着对美元的贬值。这中间,有内因也有外因。
现阶段的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如果把人民币国际化视为未来一段时间里的任务,那么汇率市场化是必要的。一味绑定美元,对反映人民币真实价格会有局限。货币政策也会比较被动。一般而言,货币定价看汇率,也要看利率。当前汇率是不是已经体现了真实价格?如果从存贷款利率一路下调的轨迹看,那么,是没有的。宏观上,不让汇率或利率短时间内快速下行,而是二者交替温和波动,确有助于化解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裴长洪:美元泛滥造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 2010-12-01 |
“预调微调”意味着什么 | 2010-12-01 |
周景彤:对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微调相关问题的... | 2010-12-01 |
稳中求进 扩大内需 | 2010-12-01 |
2012宏观经济十大猜想:GDP增速或创... | 2010-12-01 |
我国近期降息可能性不大 | 2010-12-01 |
石建勋:警惕新一轮国际通胀风险的累加 | 2010-12-01 |
韩国经济:低开低走复苏慢 | 2010-12-01 |
稳速增效 提升自主协调发展 | 2010-12-01 |
楼市分化最终指向经济转型升级 | 201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