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面对“十三五”的新要求、新使命,金融业如何“刷新”发展理念、找准自身角色,已成为一个近在眼前的挑战
变革赢得机遇,变革需要动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这一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中,作为现代经济“血脉”的金融业,如何找准自身角色,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已成为一个近在眼前的挑战。
近些年来,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比翼齐飞”,在自身发展连上台阶的同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金融结构不尽合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加强,依然是“以量见长”而不是“以质取胜”。面对“十三五”的新要求、新使命,金融亟待“刷新”发展理念,为经济转型输送更加稳健而高效的动力。
金融当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于金融而言,同样如此。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关键在创新。当前,我国货币池子里的“水”不少,但向实体经济传导并不是很顺畅,主要原因就是体制机制障碍。对此,大水漫灌无济于事,只能依靠改革和创新来破解。展望“十三五”,随着发展动力逐步转换,各类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其中很大一部分对金融服务“望穿秋水”。如何给这些企业更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核心要务是金融自身的改革。应当看到,创新创业本身是高风险活动,支持新兴企业,注重安全性的传统银行体系唱不了“独角戏”,甚至担当不了“主角”。只有加快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将风险分散开来,用市场机制管理风险,才能更好地推动创业创新。
金融当走绿色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留住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绿色发展的要义。金融业在这方面也一直做着自己的努力,并提出了“绿色金融”的思路。然而,实际操作中,更多以“限”为主,即限制污染性融资的金融政策占主导地位,而“扶”却着墨不多,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基础设施等绿色项目的鼓励性措施还不够。据央行一位专家估算,中国未来需要的绿色投资每年达2万亿元人民币,而财政最多能够提供其中15%的资金,85%以上绿色投资需要民间资金的补给。可见,施行积极的绿色金融政策,提高绿色项目的吸引力,让更多社会资金和公共资源投身绿色产业,金融业大有可为。
金融当走共享发展之路。曾几何时,金融业中出现了走“高大上”路线的倾向,一些机构只愿盯着高端客户,视普通消费者为不能产生利润的“累赘”;而上市公司中银行板块的利润长期占据“半壁江山”,也在一定程度显示出金融与实体部门的利益冲撞。互联网金融近年的兴起,让人们意识到,共享是潮流,草根有力量。金融不是位居“神坛”的产业,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圈内游戏”。只有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与实体经济完全融合,合理分享发展成果,金融才有持久生命力。这就需要重构金融与实体部门及消费者的平等关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补齐“短板”,为普通百姓和小微企业提供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让所有市场主体分享金融的雨露甘霖。
当然,金融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稳字当头。随着金融综合经营步伐加快,新型产品不断涌现,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凸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这也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关键一环。只有不断完善监管,提高监管有效性,及时消除盲点,金融前行的步履才能更稳健。
创业型人才理念的新变化 | 2010-03-19 |
创业型人才理念的新变化 | 2010-03-19 |
创业型人才理念的新变化 | 2010-03-19 |
创业型人才理念的新变化 | 2010-03-19 |
创业型人才理念的新变化 | 2010-03-19 |
创业型人才理念的新变化 | 2010-03-19 |
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耀新:关于繁荣江苏... | 2010-03-19 |
引领中国经济巨轮扬帆远航 | 2010-03-19 |
引领中国经济巨轮扬帆远航 | 2010-03-19 |
引领中国经济巨轮扬帆远航 | 2010-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