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可用质量标准杠杆
徐建华
//www.workercn.cn2015-12-15来源: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更多

  

  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部署,再次出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标志着“僵尸企业”的大限已经到了。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促进中央企业增效升级时指出,加强分类指导,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这不是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及“僵尸企业”。本月初,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时强调,要更大力度加快传统行业改造升级,选择部分重点行业,用好技术、安全、环保、能耗等标准,加大政府引导和金融支持力度,尊重市场规律,推动兼并重组,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僵尸企业”退出,促进企业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回升。此前11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样指出,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加大支持国企解决历史包袱力度,大力挖潜增效。

  短短一个多月内,李克强数次强调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足见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所谓的“僵尸企业”,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就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这些企业的存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迈向“双中高”,有着明显的阻碍作用,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

  从目前国务院的部署来看,清理处置“僵尸企业”主要是针对央企来展开的。财政部发布的1~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10月,中央企业实现利润13530.7亿元,同比下降11.3%。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实际上正是化解产能过剩、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突破口,目标在于提质增效升级。

  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两天之后,国务院新闻办就举行了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国资委关于提质增效升级这项工作将向有效完善供给结构,向做好增量要效益;加快资源优化配置,向盘活存量要效益;逐步退出低效领域,向主动减量要效益等7个方面要效益。其中逐步退出低效领域,向主动减量要效益,主要是指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企业方面要实行关停并转或者是剥离重组,加快处置“僵尸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务院提出的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众多举措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设置了一些“硬”指标,其中包括质量。由此看来,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应当发挥好质量标准的杠杆作用。从质量指标来看,就是需要借助质量的相关工具和方法,对于在质量指标上明显不合格的“僵尸企业”,予以清理处置。事实上,能耗、环保、安全等指标,也符合广义的“大质量”标准,用质量的杠杆清理处置“僵尸企业”,也符合央企提质升级的目标,也意味着央企今后的发展,不仅仅注重数量和规模,也要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标准是“倒逼”央企提质升级,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另一个有效“武器”。从目前国务院的部署来看,技术、安全、环保、能耗等标准,是“僵尸企业”清理处置的主要依据,也是央企改革和发展必须坚守的“阵地”,如果央企不提高这些方面的标准水平,不仅不能完成传统升级改造,很可能沦为“僵尸企业”等待清理处置。

  一方面,提质增效、做优增量;另一方面,淘汰一批,做好“减法”,相信做好“一增一减”两篇文章,央企一定能够成功纾难解困,在市场拼搏中提质升级,更好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作用。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