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www.workercn.cn2016-01-01来源:求是
分享到:更多

  

  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

  2015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呈现宏观总体稳、创新活力增、结构在调优、改革在深化、开放在提升、民生有保障的良好态势。全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可以胜利收官,使我国站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这个大逻辑看,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条件很多,有着良好的支撑基础。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实施,将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产业新业态生机盎然,将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将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加上近年来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累和丰富了宏观调控经验,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展望未来,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增长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仍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

  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继续深度调整,国内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使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更加严峻。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低速增长,美联储加息进程启动,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加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都会通过汇率、投资、贸易等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国内经济趋势性周期性放缓,结构性问题凸显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地区、行业、企业在走势分化中局部运行困难加大,新动力成长还难以抵消传统动力衰减,部分领域潜在风险显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经济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市场信心,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做好2016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统筹协调,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门红。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当前我们各项工作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但要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挑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受多方面因素和国内外条件变化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农业农村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突出问题,谋划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

  着眼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表现出来的三大鲜明特征。首先,中高速增长是客观必然的,但不能失速。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大,增速相应会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我国发展基数已经很高,经济体量超过10万亿美元,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比前些年两位数增长时还要大。同时,按照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番目标,“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需要年均增长6.5%以上。其次,结构优化大势已成,但任重道远。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消费超过投资、三产超过二产”。2015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1.4%.同时,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新动力快速成长,但挑战不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与传统产业融合,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扎实推进,国家级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建设,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加快形成,动力转换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聚。同时,新旧动力此消彼长,实现动力转换还有个过程。做好2016年经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大前提、大趋势、大逻辑,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关系,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规律的思想灵魂,是当前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五大发展理念相辅相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和第一动力,方式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目的是共享发展。在发展实践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坚决克服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自觉用新的发展理念来谋划发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坚持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和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有需求问题和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方面,要强化供给创新,通过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增加和激活有效需求,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找准结构性改革方向,加快破除制约供给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清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为更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同时,坚持在全球范围调结构,抓住当前资产资源价格低的机遇,支持企业开展跨境投资贸易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徐绍史)

1 2 3 4 5 共5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