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构三大体系
李敬
//www.workercn.cn2016-03-03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八大以来,重庆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化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效缓解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重庆经济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两年领跑全国。但重庆作为“双欠”地区,供给侧矛盾依然突出。“十三五”时期,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保持重庆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关键之举。重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升级产业结构,顺应需求结构,调整人力资本结构,同时也需要重构融资支持体系、创新支撑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高度重视三大结构

  一是要升级产业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能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布局调整。具体而言,要做好“三个一批”:要升级一批传统产业,实现企业提质增效;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除“僵尸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要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创造新的有效产能。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36个保持了增长,占92.3%.同时,2015年,重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60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0%.“十三五”时期,重庆既要对“6+1”主导产业进行持续升级,又要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与市场方面,要做好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互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为“6+1”主导产业的升级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6+1”主导产业又要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效的市场空间。

  二是要顺应需求结构。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大众化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规模化、低层次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供给侧必须要在“精准化供给”上做文章,否则就会产生结构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而导致经济的结构性减速。“十三五”时期,重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适应三方面的消费需求结构变化:一要顺应城市和农村的需求结构变化;二要顺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变化;三要顺应生产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

  三是要调整人力资本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实上是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结构性替代过程,也是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过程。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不仅可以改进有效供给,同时也作用于有效需求。但囿于体制因素,垄断性部门比竞争性部门集聚了更多高等人力资本,非生产性的行政事业单位也吸引了较多高端人才。因此,能否将高端人才的智力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将高端智慧引入竞争性部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十三五”时期,重庆在四个方面需要有所作为。第一,需要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优化选人用人制度,优化人才市场环境,建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人才支撑体系。第二,要注重培育和引进有创新精神、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创新创业人才。第三,要大力培育和引进掌握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第四,要大力培育和引进熟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商法、国际物流、国际会计与结算、跨境电商管理等开放型人才。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构三大体系

  一是融资支持体系。在新常态下,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诸多挑战,转型升级更会增加短期成本。可谓是“雪上加霜”。企业的短期困难往往制约其远期战略的实施,从而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障碍。此时,政府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应当对企业施以援手,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构建有效的融资支持体系。要鼓励商业银行对诚信经营、发展前景好、产品适销对路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对市场前景好、诚信经营,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对有市场、有回款、有效益但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在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贷款贴息;建立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机制,帮助部分生产经营正常、市场前景好但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渡过续贷难关;积极对接和争取国家新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快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金融服务收费,切实降低企业担保抵押成本。

  二是创新支撑体系。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配置,强化创新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建立开放促进创新的新机制。依据产业发展变动规律,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所带动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中新项目的带动作用,基于投资与贸易的双向通道,从技术交流、产业分工、消费市场、要素保障等方面创新技术链、产业链、市场链和供给链。要建立创新制度支撑体系,优化创新市场环境,建立高效的创新技术交易机制,建立促进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有效支撑平台。要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创新平台。“十三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机器人技术、功能性食品等四个协同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创新服务网络平台的作用;要建立“两江产业园科技企业加速器”和“聚峰国际科技企业加速器”的有效运行机制;要加快龙兴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建设。

  三是风险控制体系。在短期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对宏观经济还是微观企业都会产生多重影响。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也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涅槃重生过程。其次,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求进行结构性减税,从而给财政增长带来压力。此外,在微观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部分企业关、停、并、转,这会给企业职工就业产生影响,如处理不当,会增加诱发社会风险的可能性。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把握好改革的整体节奏,注重时间、空间、方向、动力的科学配置,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要建立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科学“接力”机制,实现经济增长动能的平稳转换;要处理好改革力度与地方财力的关系,防止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的发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基金和风险救助基金,帮助企业共渡难关。(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