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把重庆建成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高地
王胜
//www.workercn.cn2016-04-21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决胜进程中,如何深化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补齐农业农村这一发展的短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抓住互联网时代机遇,顺应消费升级浪潮,借助农产品电商平台,扬山地农业之长、避山地农业之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产品供应链、价值链整合提升。因此,在风起云涌的农村电商大潮中,全面摸清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现状,科学制订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路线图,加快把重庆建成全国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高地,尤其重要。

  产业发展迅猛,虚热不容忽视

  一是平台快速涌现、多元竞争,但本土平台整体上起点低、运营水平低、盈利能力低,僵尸网站不少。近年来,包括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邮乐购等在内的全国知名涉农电商企业纷纷入渝,与重庆市及20余个区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重庆特色馆、区县馆,开通重庆土特产频道,从农产品销售和集货两端发力筹谋重庆农产品电商市场。与此同时,重庆本土也涌现出了香满园、鲜立达、田园优选、亿农加、天农八部、吉之汇等一大批农产品电商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重庆较为活跃的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已超过100个,基本形成综合专业互补、市内市外并存、民营国有共生、大中小并进的多元共处发展格局。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对平台经济的本质认识不足,加之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助推,不少本土平台发展定位不精准、商业模式不成熟、运营队伍不专业,导致其知名度低、访问量低、运营水平低、盈利能力低。监测显示,绝大多数本土平台日均访问量处于千、百量级,个别平台犹如“僵尸网站”,能实现保本微利的本土农产品电商平台不多。

  二是农产品触网初具规模,但以非生鲜类为主,尚未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势单品。目前,“触网”的重庆农产品品类有500多类,以牛肉干、火锅底料、豆腐干、凤爪、麻花、辣条等深加工类农产品销量较多,生鲜占比较低,不到整个农副产品销售额的15%,且以脐橙、柚子等保鲜期较长的水果为主,尚未推出像科尔沁牛肉、赣南脐橙、琯溪蜜柚、苏北农家土鸡蛋等优势单品和全国知名的地域性品牌。

  三是各类市场主体投身产业发展的热情高涨,但层次低、龙头少,整体行业鱼龙混杂、亟待自律。据初步统计,目前重庆全市涉农电商主体达1.6万余家。监测显示,2015年12月,仅在淘宝平台销售重庆农产品且注册地在重庆的网店就近2000家。但总体而言,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主体层次不高,起点较低,网店经营者以个人、个体工商户为主,其经济实力、稳定集货供货能力及与平台之间的价格谈判能力普遍较弱。监测显示,我市天猫企业店铺月销售额上100万的仅一家,淘宝上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的网店仅有10余家。

  四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配套基础缺项多、综合监管服务的能力弱。随着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一系列试点纵深推进,重庆农产品电商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初步构建起三级物流区域布局体系,物流配送到区县城市实现了全覆盖,有一半以上区县能配送到大部分乡镇,有一半左右区县能配送到少量行政村。但是,由于重庆山大沟深,农业生产分散零碎,山地农产品集货条件差,田头市场难建,物流运输成本高,鲜活产品冷链物流难以覆盖全程,物流体系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冷链物流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遵循平台经济规律,找准产业发展路径

  遵循规模至上、上下互动、单品引领、逆向定制、跨界融合等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以山地小特优鲜农产品为主攻方向,以营造农产品电商产业生态圈为统领,全面整合和优化农产品供应链、价值链,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分步实施,把重庆建成全国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高地。具体发展路径如下:

  第一步,以建设西部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重地为目标,以满足市场个性化、多元化、便捷化农产品消费需求为核心,采取吸引全国性平台入驻和培育本土垂直平台并行发展策略,着力围绕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夯实产业发展的物流基础,推进与农产品电商市场监管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建设,使农产品电商成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有益补充。

  第二步,以建设全国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重地为目标,以引领带动农业农村生产组织方式转型为核心,以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平台和网店为抓手,着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环环相扣、紧密高效,发展一批山地农产品优势单品,并在标准制定、行业自律、田头市场、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等领域进一步改善农产品电商发展环境。

  第三步,以建成全国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高地为目标,以产业集群联动一体发展为核心,将若干行业龙头打造为行业巨头,引领带动一批上下游市场主体齐头并进、产加销集群推进,打造出一批重庆山地农产品“小特优鲜”知名品牌,使核心种群与关键种群、支撑种群、寄生种群之间形成一体化发展态势,形成互利共生、协同演进的良好生态圈。

  把握政府职能边界、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接二连三”、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分步实施的要求,科学制定重庆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提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思路、原则和重点任务,尤其是要明晰各级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外来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在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着力边界,构建区域协作机制,引导企业有序竞争,错位发展。

  二是启动实施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示范工程。整合精准扶贫、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信息化等专项资金,按照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规划,启动实施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在全国范围遴选建设100个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示范县、1000个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示范乡镇、5000个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示范村。依托山地农产品电商交易市场信号,推动山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着力解决山地农产品供给“好的不多、多的不好”难题,培育形成100个规模上亿的山地特色农产品电商知名品牌。

  三是支持开展山地农产品电商行业动态监测与战略研究。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联合创立全国山地农产品电商战略研究院,积极开展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大数据的监测、汇总和挖掘,并定期面向公众发布全国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权威报告,不定期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供资政报告。支持有实力的山地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创建第四方农产品电商平台,为所有山地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提供数据报送、资源共享接口,推动山地农产品电商大数据的共建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围绕跨境山地农产品电商发展中的通关、检验检疫、冷链物流等热点问题,开展战略谋划与前瞻研究。

  四是系统推进山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偏远山区为重点,支持相关企业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农村4G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乡镇农村上网速度。整合山区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推动三网(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电网)五屏(即电脑屏、手机屏、PAD屏、电视屏、触摸屏)的融合,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五是优化山地农产品电商人才培训。完善山地农产品电商人才培训的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培训资源、培训进度,优化培训内容,防止多头培训。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建立培训机构的竞争择优机制,提高财政培训经费的利用效率。加强纪律监督,完善政府培训项目的公开招投标机制,防范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与培训机构合谋骗取培训经费的行为,确保财政培训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

  六是加快构建山地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按照政府指导、行业协会主导、企业和消费者参与模式,加快制定适应电商市场特点的山地农产品分类体系,并通过下发文件、网站公示、新闻报道等形式将该分类体系公之于众。实施政府专项补贴,引导各个山地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都按此体系将所售山地农产品进行归类上架,既方便消费者上网检索购买,也为各个平台的数据汇总、行业数据开发奠定基础。充分吸收企业和民间经验,针对网上热销的山地农特产品推出一批电商企业易操作、消费者易识别的山地农产品品质分等定级标准,减少山地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