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大数据扶贫的先进与隐忧
眉间尺
//www.workercn.cn2016-05-27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用大数据推动扶贫精准化也不断被提及。2015年广西马山事件的出现,更使人们期待和相信大数据在“精准扶贫”方面具有更大威力。确实,我国贫困人口基数大、情况复杂,以前受制于科技水平因素,有关部门长期以来主要以人工的方式采集数据和后期分析进而制定相关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扶贫效果。

  使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方法,不啻多了一双辨别“真贫”“假贫”的火眼金睛。有的媒体引用扶贫部门工作人员的话说:“过去,他家有三个门市房,他说有一个,我就只能相信。现在,他们家三个门市房在哪里我都知道。”另据报道,有的地区的扶贫信息系统内还详细录入了贫困户(村)的致贫原因。这些,无疑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扶贫政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但“大数据扶贫”的一片吹呼声,多少还是令人产生了一丝隐忧。首先,“大数据扶贫”的重点在“贫”,即作为“扶”之对象的贫困人口或贫困群体。在大数据的视野中,贫困群体以及他们的资产、收入、工作等,都可以抽象为一堆总名为“贫困”的冰冷数据,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数据背后站立的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我们都知道,现代人讲究隐私,谁也不愿自己的人生数据被公之于众。尤其是对于贫困者而言,微薄的收入、逼仄的住房、恶劣的境遇、艰难的生活,以及造成这一切的所谓“致贫原因”,甚至作为贫困人口的一员而被“扶”这件事本身,都是他们不愿也不应被随意揭开的。

  更何况,在这大量的贫困家庭中,还有许多未成年人,或许因为扶贫的成效、机遇的垂青和个人的奋斗,这些孩子后来改变了命运、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又或许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无奈地继承了父辈的贫穷。不管怎么样,少时的贫苦经历,不应像烙印一样被暴露在世人面前。而所有这些一旦被大数据化或云端化,其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强。

  因此,在大数据扶贫的时代,由于更加细致地掌握了贫困人口的信息,扶贫部门挨家挨户审核贫困人口信息的任务减轻了,维护贫困人口信息安全的任务却更重了。同时,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贫苦地区及人口状况信息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扶贫工作越有成效,信息变化的频率和范围就会越大。而这些作为决策依据的信息并不会自动更新,这就要求扶贫部门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数据跟踪和更新频率,使数据尽可能做到更新、更准,其对工作参考价值才能最大化。

  其次,由于大数据的运用,对“贫困数据”的处理将成为扶贫部门的一项大活,这在客观上要求工作人员更多地在办公室内开展工作。进入贫困者家中,和他们面对面交流机会也许会因此减少。但是我们知道,贫困者所需要的不仅是一包米、一壶油或一个就业机会,还需要嘘寒问暖的情感慰藉。实际上,扶贫工作人员在敲开贫困者家门的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改变命运的心理之门。当然,大数据带来的工作便利和效率,也有可能使扶贫人员从繁重的数据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贫困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但这一切有赖于制度的调整和设定。

  实际上,不论是广西马山事件还是这些年扶贫工作爆出的另一些问题,与其说是数据“失灵”,不如说是制度“失灵”,或者说,大数据不过是用来“察看”贫困状况的工具,而真正“看见”贫困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痛楚,并采取有效的行动,却需要依靠大数据之外的制度建设。否则,即便把贫苦大数据摆在有关部门面前,它也依然有可能对“真贫”视而不见,却对“假贫”频抛媚眼。

  科技的进步,总向我们展示出令人憧憬的美丽新天地。对此,在热烈欢呼的同时还应抱以冷静的思考。每当科技前进一寸,制度往往需要前进一尺,这样才能使它真正造福于人。大数据扶贫也是如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