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也让新经济、新业态加速发展。从线下购物到线上购物,“新零售”发展加快;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新制造”发展加快;从传统基建到新型基建,“新动能”发展加快;从实地消费到网上消费,“新消费”发展加快。
具体来看,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亮点主要有:
一是无接触配送。在上海,生鲜电商企业已在近1600个社区安装完成共享货架,提高了配送效率,减少了人员直接接触。下一步,可在社区推广快递自提点,支持企业在高校、医院、商务楼宇等实施智能取餐柜试点。条件成熟时,可尝试推广全时空响应物流,提供特殊时期和行业定制化物流配送方案,进一步培育壮大网络货运平台和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直播带货。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是消费者越来越多听取专业人士、专业平台的推荐,这是适应移动消费时代的商业创新。
三是C2M模式,即“消费者—工厂”的反向定制模式。该模式以“优选好工厂、天天批发价”的构想和“拼单优惠+分成”的架构,搭建用户分享与互动平台,达到了商品和品牌裂变传播、加速发展的目的。
下一步,可通过打造“新基建+新模式+新监管+新场景+新治理”的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加速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
例如,无人配餐车、智能配餐柜、智能快递柜等设施的前期投资大、回收期较长,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可试点新经济相关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化等政策。
就上海的情况而言,应当率先探索适用于新经济、新业态的监管模式,减少政府对创新活动的管制。例如,对在线娱乐、在线文化服务、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等,应避免将线下市场准入政策直接套用到线上。
按照上海产业地图布局,还可通过老厂房、老仓库、工业标准厂房和商务楼宇等存量资源改造提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错位、相对集聚的新经济产业集聚区。
建议依托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探索设立应用场景实践区,建设集研发设计、数据训练、中试应用、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