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保”任务中,保市场主体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力举措,努力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力减轻企业负担。为应对疫情冲击给企业造成的生产经营困难、保障市场主体正常运营,我们加大了减税降费力度,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一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减税降费7428亿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减税降费达到3182亿元;减免各类企业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上半年达6000亿元;降低电价气价上半年为企业减负670亿元;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惠及8400多万职工。此外,还出台了针对经营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房屋租金减免和延期支付政策,延长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期限等。这些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有力保障市场主体稳定运行。
着力保持企业资金链稳定。保市场主体,就要保持其资金链稳定。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出台了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府贴息等一系列支持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努力保障市场主体资金链稳定。比如,今年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分3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1.75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达1.8万亿元,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部等出台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等等。同时,多地金融机构还通过创新授信模式和信贷产品,为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加大贷款展期、续贷力度,减免企业贷款利息,保障企业经营现金流稳定。
着力维护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应对疫情冲击、保持市场主体稳定运行,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挥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维护好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为应对疫情冲击,各级政府采取了激发消费需求、催生新的消费热点、提升消费活力等一系列积极措施。比如,一些地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的形式带动居民增加消费,还有一些地区通过政府补助等措施加快旅游、餐饮、健康等行业复工复产,从而有效释放被疫情压制的消费需求和内需潜力,稳定了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也应看到,当前仍有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困难,保市场主体的任务还很艰巨。除了采取上述举措,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范化制度化的应对机制。面对严重外部冲击,市场主体往往难以独自应对,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建立行业性企业纾困基金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二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实施“非禁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三是鼓励企业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监管等政策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