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通过微博形成法治文化的公共领域,构建法治文化传播的专属场域,可以为传播法治文化提供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得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微博作为一个虚拟网络社区,是公共领域的新兴力量,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场域。在微博语境下构建一个法治文化传播的公共领域,对于培养公民法律理解能力与态度,以及繁荣法治文化,具有更积极的效果和作用。
一、激发公民的崇法意识。
是否崇尚法律,它反映着人们对法律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是法治能否真正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公民是否崇尚法律,首先源于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为什么法治政府的建设是公民崇法意识的开始?主要是由于中国法治的实行是政府“推进型”,对于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熏陶的普通公民来讲,只有政府率先垂范,忠于法律,信奉法律,严格执行法律,法治才能得以推行,法治意识才能真正形成。如果政府不依法办事,甚至带头违法,公民对于法律的信心和法治信仰就会崩溃。所以,让公民信仰法律,必须建立政府与民众的互信桥梁,即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做到公正、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问题的处理和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感受”的前提是了解。如何使公民尽快地了解“依法行政”的内容?公共微信平台的建立,可以使这一内容加倍传播。通过公共微信平台,将依法行政的方方面面内容按时更新,将法治政府形象以微评论、图像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而微博的交互式对话,又在不断转发和评论互动中,形成一定的认知模式,升级法治话题。
人们都知道,微博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Following(“关注者”)和Followers(“持续关注的事情”);而在选择的过程中,常常有意无意将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归为“自己人”。心理学表明,人们通常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当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成为网民心中的“自己人”,法治理念、法治意识、法制知识,就会潜移默化地得以渗透,使网民通过了解法律、熟悉法律,最后达到信仰法律。微博所具有的“信得过”“听得进”的“公信力”,可有效破除对于法律的忽视和淡漠。
二、规范公民的参法行为。
法治文化传播的终极目的,是使法律制度成为人们行事的准则、行为的标尺。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注重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就目前的参法行为而言,公民在解决纠纷和矛盾时,参法的主动性并不高。
例如,长期以来,信访一直是基层群众向党和政府表达自己诉求、提出意见建议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在一些地方,老百姓过分热衷用信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将法律丢在了一边。在某些百姓眼中,“访”甚至大过于“法”,“信访不信法”成为一些人的“信访文化”。这其中也折射出群众参法意识的漠然与缺失。我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为什么公民依旧不愿意或者说不考虑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以维护自身权益?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公民对于参法行为的无意识与不了解。
解决这种“无意识与不了解”,法治文化的传播将起到重要作用。
传播什么?当然是正能量,也就是现实生活中“依法治访”的大量真实事例。一方面,基层干部要有依法行政的责任心。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合理行政相结合,用合法性保障行政行为的正当性,用合理性提升行政行为的群众满意度,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发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还应有依法处置“不怕事”的担当精神。对待信访案件,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受理办理,及时向信访人反馈办理结果;对非法“闹访”、“缠访”等行为,要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对非法上访行为和不合理、不合法诉求坚决说“不”,杜绝信访权利被滥用现象,营造守法依法、风清气正的信访工作环境。
左手“不出事”,右手“不怕事”。公共微信平台将这一信息迅速发布,润物于无声之中,有时还会形成围观效应。大多数时候,微博粉丝对于某一人物或事件的集中关注,都会形成围观效应,微博粉丝量越多的用户,越有机会可以成为这一群体的“意见领袖”,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依法治访”的传播,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同时,专业人士应不断发出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论,激发微博粉丝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通过发言、评论和回复等方式,不断引导网民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和参法行为。
规范公民的参法行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微博原则”,即真实诚信。微博使用者已达数亿人,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民间意见集散地和新闻爆料库。这样一个超大的言论场合信息传播平台,其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不容忽视。实际上,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生活,行为主体都是同样的人,适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都是一样的。捍卫真相、传播真相,恪守真实诚信的原则,于微博概莫能外。所以,法律工作者、律师等专业人,应对在微博中如何发布法治信息进行议程设置。作为“意见领袖”的专业人士,要发挥优势,在信息源流的丰沛和多元化中,真实诚信有效地传播法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