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抓民生,贵在持之以恒
石平
//www.workercn.cn2015-04-01来源:求是
分享到:更多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民生是老百姓的生计,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民生解决好了,人民群众就安宁、幸福,社会就会和谐,国家就会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生也随之日益得到改善,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当前,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民生工作的任务仍很艰巨,还有众多的贫困人口,社会建设、民生改善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因此,必须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

  思想引导行动,观念决定成效。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民生导向的政绩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把做好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大的政绩,以人民群众的忧乐为忧乐,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要发挥好干部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大考核的民生权重,更多让群众发言,让百姓评价,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更实的“获得感”。

  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就要善于把改善民生转化为发展新“引擎”。有的地方在抓民生工作中,还把民生视为包袱,认为民生就是花钱,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甚至把两者对立起来,为了一时光鲜的GDP,而不惜牺牲民生。这是缺乏辩证思维的表现,忽视了发展和民生可以良性互动的一面。在经济新常态下,民生项目和工程正是一个新的发展增长点,是具有乘数效应的新动力,既增加投资,又拉动消费,民生问题解决好了,可以凝聚民心,激发社会创业创造创新的活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另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形式主义是阻碍改善民生的大敌。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就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有的地方,在民生项目选择上,好大喜功,只注重面子好看,名头好听,而不管能不能落实,老百姓是否需要;有的在项目落实上,开空头支票,把一些老百姓急需的民生工程拖成“胡子”工程、“烂尾”工程;有的在项目成效上,只注重花架子,专心于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或者只注重表面完成数字,而不管最后实际效果。民生解决的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切身感受,最有发言权,来不得半点虚假。考虑民生要量力而行,落实民生就要全力而为,要一诺千金,说到做到。一方面,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民生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另一方面,要锲而不舍,不能碰到困难就回头,遇到难题就回避,要做到民生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而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实惠来。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就要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饭吃饱了,吃好、“舌尖上的安全”就成为人民群众的新关注;衣食无忧了,人民群众就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求天更蓝、山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