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实名制:别让管理漏洞吞噬了制度善意
林琳
//www.workercn.cn2015-04-22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实名制本为保障公众安全和权益而生,如今却频频出现各种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而牟利的情况。这不是实名制本身的问题,而是推行、落实实名制的单位、人员太不走心了,没有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没有切实履行相关的管理职责,没有在研究、应对、修补各种管理漏洞上投入财力和人力。

  据4月20日《市场导报》报道,浙江杭州的范先生近日向该报维权中心投诉,称自己的身份信息在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上被抢注,导致其无法通过网络正常注册、购票。对此,铁路部门客服人员回应,此前已有较多乘客反映这一问题,也向相关部门报告过,如何改善,目前已在考虑中。

  当初铁路部门实行火车票实名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打击黄牛的考虑,同时,对预防、减少一些犯罪行为,保障乘客人身安全,加强乘车管理也有一定积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实行实名制,电话卡实名制、网吧上网实名制、买感冒药实名制、买菜刀实名制……其中一个共同的理由就是保障安全。而在安全的名义下,有人在呼吁更多领域推行实名制,比如快递实名、网络实名。表面看,实名制是通过实名的方式限制、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而实际上,这种限制和约束对个人权益来说也是一种保障,保障属于个人的权益,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不被他人随意“借用”和侵犯。

  那么,实名制的上述积极意义或者制度善意实现了吗?实名制落实得如何?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实名制最典型的弊端已然充分暴露出来,即各种采集实名信息的主体并没有对这些信息“严加看管”,而是出现了不少信息泄露的情况,甚至买卖个人信息成为一种生意。

  公民身份在12306网站被抢注,一方面说明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的问题依然猖狂,另一方面也说明网站对所谓实名注册采取的是较简单的管理方式,身份证号加姓名就搞定了。个人信息几毛钱一条,用他人信息注册购票、转手卖个高价,这对黄牛来说很轻松。不是黄牛智商高,实在是相关管理漏洞大。

  而其他一些领域的实名制推行情况同样让人担忧。比如,前段时间有记者拿着他人身份证尝试到银行办卡,大多数银行网点并未核实身份证信息与办卡人是否一致,或者虽有疑问但并未拒绝办理。新华社近日“丢失的二代身份证去哪儿了”的报道,揭露出拿着别人的身份证住酒店、买手机卡、办银行卡、买火车票,通通可以“闯关成功”。而紧随“闯关”而来的,则可能是身份证主人遭遇各种被透支、被欠债,甚至被误抓的风险。

  实名制本为保障公众安全和权益而生,如今却频频出现各种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而牟利的情况。这不是实名制本身的问题,而是推行、落实实名制的单位、人员太不走心了,没有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没有切实履行相关的管理职责,没有在研究、应对、修补各种管理漏洞上投入财力和人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2306网站及其它要求人们实名注册的网站也好,银行、电信运营商等商家也罢,由于自己的疏忽和漏洞造成对公民权益的侵害,应该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这是对他们的惩戒,也是对管理和责任的一种倒逼。事实上,在有些国家,是有类似明确规定的,比如,如果银行对冒名顶替开卡的行为把关不严,银行将受到严惩。

  时下,实名制被越来越多的相关服务提供者、管理部门推崇和信任,当实名制的饼摊得越来越大,对“摊饼人”、“掌勺者”的要求实际上也越来越高,不能只顾“摊饼”,而不管“饼”是否招人待见,哪些“工序”必须有、哪些“佐料”不能少、什么“火候”合适,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心中有数,有不合适的地方也须及时调整、完善。放任漏洞,只会不断消解“实名”的制度善意,进而使其成为一种不被信任的制度。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