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稳步推进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路径
——安徽推进中心村“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思考
曹征海
//www.workercn.cn2015-05-04来源:求是
分享到:更多

  

  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标准化,是加快落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2013年3月,安徽省选择六安、合肥、淮北、马鞍山、宣城、黄山6市20个美好乡村中心村启动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到2014年底,全省共建成100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和一批市、县级农民文化乐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生四大变化,即功能设施标准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文化活动常态化、保障措施制度化,夯实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

  一、反弹琵琶,强化最薄弱环节

  当前,作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础和服务终端,村级网点几近空白,近几年虽实施多项文化惠民工程,但零星分散、功能单一、标准过低的整体弱势地位未改。农村文化乐园体现出民生分量重、社会关注度高、边际带动性强的特点,因此,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就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夯实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础。这种依据“木桶原理”的“反弹琵琶”思路,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城乡一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分中心、行政村为支点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同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根据自身在网络中的地位和覆盖范围、服务人口,界定规模、功能和服务内容,相互补充,错位发展。

  安徽省围绕“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对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提出了功能设施标准化的要求,这就是按照“一场(综合文体广场)、两堂(讲堂、礼堂)、三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四墙(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的硬件设施标准,采取新建和改扩建办法,打造能满足学教礼仪、文体活动、乡风展示、议事聚会等功能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

  在建设中,我们认识到标准化不是同一化,均等化也不是平均化。由于工作起点、文化资源禀赋和后续发展条件不同,各地实现“两化”的时间、路径和方法也不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个性化色彩。因此我们注重因地制宜,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立足资源整合,坚持统分结合,注重远近兼顾,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布局大体相似、风格模式各有特点、拳头项目独树一帜的文化乐园。在建设布局上,尽可能集中规划,一园多用,打造文化综合体,但山区等条件确实不允许的地方也可分散建设,众星拱月,一园多点;在工程建设上,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场地设施,不搞大拆大建;在建设规模上,大村有大的“气派”,小村有小的精致,力求适中适用并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避免闲置浪费或重复拆建;在建设形式上,文化乐园既可单独建设,也可与村部、便民服务中心等联建,乡镇所在地的试点村还可以镇村联建,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合二为一、共建共享。

  二、强化功能,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如何让农村文化设施不闲置,让人民群众真正用起来,真正推进“两化”,需要在服务内容多样化、文化活动常态化、保障措施制度化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上取得实实在在的创新。

  服务内容多样化针对的是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散、内容单一、吸引力差、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以农民文化乐园为平台,整合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提供包括文艺演出、广播、电影、电视、书报、上网、节庆礼仪和文体活动、政策法律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满足当前农村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公共文化需求。

  文化活动常态化是把“送文化”与“种文化”并重,短期集中服务与常年自娱自乐结合,让农民文化乐园不仅“建起来”,而且“转起来”、“转长久”。文化主管部门通过编写下发《操作手册》和音像资料、“百馆(文化馆)百站(乡镇综合文化站)百园结对帮扶”、“文化三下乡”和专家赴基层巡回指导,使农民文化乐园的内容建设、活动开展有了统一标准和规范流程,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文化消费偏好的文娱健身活动在试点村遍地开花。

  破解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人才、资金难题,必须促进保障措施制度化。统一配备文化乐园管理员,建立群众文化辅导员、志愿者、文化骨干和热心人组成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基干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将农民文化乐园纳入全省美好乡村和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体规划,按部门隶属关系分头申报相关项目后集中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高效利用。设立每村每年1.2万元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各级财政按比例负担,保障文化乐园正常运转、各项服务正常开展。

  农民文化乐园建设采取主动申报、先试再推、有序推进、滚动发展的方式,避免了急于求成、一哄而起的盲目跃进。2013年5月,我们确定6市20个中心村为首批省级试点,11市25个县区参照省里标准,自行确定83个行政村进行同步试验。2014年在首批试点成功基础上确定80个中心村为第二批省级试点,试点范围实现全省16市全覆盖。今年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将进入重点推进、全面铺开的新阶段,力争到2020年全部达到农民文化乐园标准。

  三、以文化人,引导农民自主建设

  农民文化乐园为谁建、谁来建、怎么建?是实现均等化标准化的核心问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以文化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文化民生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关键是充分尊重民意,按照当地实际和农民意愿推进“两化”。

  各地在试点中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媒体、会议、宣传栏、明白纸等方式,把文化乐园建设目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定位宣传到位,增强村民认知认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文化乐园从建设选址、建筑风格、功能布局到“墙上展什么、室内摆什么,群众看什么、进园干什么”,都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集思广益、谋定后动;建立由村民代表和老干部、老教师、乡土文化能人组成的文化乐园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农民文化乐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将服务农民和引导农民结合起来,宣传展示当地先贤名人、好人好事、道德模范,发挥 “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薄弱,既有要素总量不足的原因,也有部门、条块分割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有限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利用的原因。而实现文化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取决于要素多少,而且取决于要素的结构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既需要加大投入,更要强化整合机制。稳步推进,最核心的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搞主观命令和越俎代庖,为了群众办、围着群众转,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使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上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实现从“文化惠民”到“以文化人”的价值回归。(作者: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