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建设绿化林带 利用植物降霾
孙蕾
//www.workercn.cn2015-05-25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更多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PM2.5源解析表明,机动车排放和建筑扬尘是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贡献者。城市局部性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忽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大气污染尤其是近地表大气的混合污染,是近年来国际上关注的新课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集聚效应凸显。与此同时,城市原有的山水空间格局被破坏,绿色空间、水系、湿地公园逐渐被吞噬。绿地、林地缺乏连接,生态空间孤岛化带来的生态调节功能弱化等现象严重。

  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理念缺失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深层次原因。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城市生态体系,加快绿道系统建设。建设与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相匹配的绿道生态系统,是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化、协同化、生态化、精细化的重要方面,具体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市外围绿化林带建设。围绕整个市区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带,作为城市之肺,具有抵御风沙、涵养水源、净化大气并将城市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的综合功能。同时,绿道可以串联起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让市民能够徜徉其中,享受绿色美景。以上海市为例,城市外环线外侧建设了总面积超过3000公顷的绿带,并利用这些林带修建了供市民行走的环形徒步道以及体育公园、森林公园等。

  二是城市道路廊道及绿带景观的结合形成城市绿色廊道网络。机动车道路两侧是交通污染严重区域,同时又是步行区域,需要种植单位立体空间内生长面积大,具有明显阻滞作用和吸附功能的乔灌草多复层绿地系统。高大的乔木能起到滞阻、过滤外界降尘的作用,较密的灌草则能有效减少地面的扬尘,攀缘植物是最佳的垂直绿化植物材料。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表明,绿地内全年可消减PM2.5浓度10%~20%。

  三是滨河型绿道。河流廊道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具生态价值的绿带,为城市提供了类型多样的开放空间。滨河绿地通过河流及沿岸具有一定带宽的带状绿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由城市建成区向郊野延伸的连续开放空间系统。这一系统为城市提供了微风廊道,为动植物提供了迁徙廊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景观廊道。城市建设应顺从河流廊道的纹理,强调视觉延续性,而不应建造突兀的人工化堤岸来损害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河流绿道一般由湿地、水滨缓冲带、多功能步道、城市缓冲带组成,典型的滨水绿地植物配置模式为栽植彩叶树种、常绿树种、观花观果树种等。

  四是环湖、库、塘绿道系统。山水城市模式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营造城市山水骨架是城市建设的重点。湖库生态功能主要有调节温度和湿度、净化空气的作用,能够吸尘减噪,改善城市小气候,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据有关专家对我国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湿地生态系统虽然面积很小,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超过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比47.77%。

  然而,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城区水面急剧减少。保护城市水域,挖掘和提升环湖库廊道的品质和生态功能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湖滨地区应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必要的园林建景、建筑密度要控制在2%以内,建设设施用地绿地率均应在60%以上。沿岸避免大体量平行水体的建筑,沿湖区域开辟为城市公共绿地,保证湖滨的自然生态环境平衡。通过游步道、休憩小广场、临水亭廊等的联系和组合,为人们提供亲水、近水、赏水的休闲娱乐和运动场所。

  五是生态步道系统。生态步道是专门用于步行、健身、娱乐等多功能的道路绿地,具有连续性、方便性、多样性、适宜性,要能够连接城市主要功能区及各类公园绿地和城市主要开放空间。它是城市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交通、创造宜居环境、倡导绿色生活、增进公众健康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步道在设计时应考虑个人活动空间范围、交往空间范围、步行流量、速度等,步道两侧的绿化带可根据不同地段的特点进行乔灌草搭配,尽可能使宽度最大化。(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