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段时间以来,各类“奇葩证明”不断被“扒出”,遭到众多网友吐槽。虽然早已为社会所诟病,然而欲使之退出历史舞台,谈何容易?其蛮横霸道、加塞添堵之劣迹,不仅常见诸报端,而且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奇葩证明”需要清理,但千万别忘了,还要清理隐藏其后的“证明思维”。
如今在农村,老人都可享受国家发放的养老补贴,钱虽不多,但大家都感到高兴和满足。然而,为了证明老人还活着,笔者所在的农村老家,竟要求老人亲自到镇政府“见面”,否则就暂停发放养老补贴。由于村里距镇政府较远,交通不便,一些留守老人只能拄着拐杖前往,多年未出远门的老人费尽周折才找到镇政府。邻居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经不起路途颠簸,还因此得了一场大病。为防农村养老金被冒领,认真细致做好信息采集与核实工作,确有必要。但是,证明“活着”的方法很多,让老人来回折腾绝不是惟一的办法。这样的“证明”固然能发挥一定作用,也绝不是政策的初衷。因为这种呆滞、刻板、僵化的方式,不仅给百姓平添麻烦、徒增负担,而且使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效大打折扣。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确实需要证明,以便了解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事实真相。如官员的财产需要证明其来源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这既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体现,亦是促进公平、彰显正义之需。然而,是否需要证明、如何证明,理应于法有据、于情有理,而不应该随心所欲、毫无章法。许多“证明”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更没有“证明”的价值;有的“证明”本意虽好,但因为方法欠妥、方式欠佳,增加了公众的负担和社会的运行成本,执行起来民怨沸腾。
其实,为了捍卫公共利益,怎么再三“证明”都不算过分。问题在于,现在群众办事,一些经办部门要求提供的“证明”并非出于“公”心,要么成为一些部门滥用职权、开脱责任的理由,要么成为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借口。把传统的“证明”当作决策办事的惟一依据,不仅折射出治理思维的僵化,也是治理手段滞后、低效的表征。
在日益多元化、异质化的现代社会,公共事务千头万绪,社会治理更加复杂。治理好我们这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国家,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度依赖“证明”的过去,而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用责任和担当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治理创新,使决策更优、服务更好、效率更高。这既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取向。因此,有关部门在清理奇葩“证明”的同时,需要引起集体反思和作出共同努力的是,该如何铲除僵化的“证明思维”。
人才改革亟待二次突破 | 2010-06-28 |
论文选编(二) | 2010-06-28 |
论文选编(四) | 2010-06-28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010-06-2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形态 | 2010-06-2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形态 | 2010-06-2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形态 | 2010-06-2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形态 | 2010-06-2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形态 | 2010-06-2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形态 | 2010-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