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自强自立
熊丙奇
//www.workercn.cn2015-08-31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一方面,要改革我国的升学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把学校、家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关注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这其中就包括劳动教育,在进行这些教育时,学校应坚持教育规律教育家办学,尊重学生权利;同时,要消除对不同教育、学校的歧视,给各类教育、学校平等的地位,消除劳动的尊卑等级,缩小行业、劳动岗位的社会福利保障的差距。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要转变财富价值观,要尊重劳动,倡导学生独立自强意识,鼓励每个公民个体靠合法劳动致富

  针对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日前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用三至五年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但是,要真正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还必须同时推进升学考试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转变整个社会的教育观、人才观,以及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唯分数论导致独尊知识教育

  为何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淡化,学生劳动时间减少,甚至有学校老师会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原因在于在目前的升学考试制度之下,中小学都严重应试化,在学校中,与中高考有关的学科,是全校上下都重视的主科,而凡是与中高考关系不大的其他科目都成为副科,学校不重视,老师也被边缘,当然家长、学生也不重视了。近年来,在中小学中,围绕升学的知识教育独尊,而其他对学生成长有重要价值的教育,包括劳动教育、体育教育、心理教育等,由于与升学关系不大,都被边缘。有不少学校和家长都认为,开展这些教育会浪费学生学习时间。

  去年颁布的国家高考改革实施意见,提出要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公益服务的表现都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高考录取中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这是力图引导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素质培养的举措,可问题在于,这样的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按照目前的高考录取规则,其所能起到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只是在录取分数达到学校投档要求的情况下,才有一定参考作用,因此,这很难引导学校和家长重视分数之外的其他教育。

  畸形的人才观应当引起警惕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希望营造出淡化分数、学历,崇尚技能的社会风尚,可效果并不佳。与高分进名校对应,高分学生被视为高材生,分数低的学生被视为“差生”,他们选择的职业学校,被视为低人一等的学校,学生们毕业选择职业,存在行业集中、岗位集中的现象——都倾向于选择一些热门行业、岗位。这是因为教育、学校被等级化,劳动也被分为三六九等,这对整个社会的劳动价值观念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对于有的名校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养鸡、卖猪肉,到环卫部门工作,社会多把这类就业称为“另类就业”,质疑这是教育和人才浪费。

  在分数就是一切的教育和人才观之下,学生不做家务、不劳动,根本不是问题;缺乏独立性、自立自强意识,也不是问题;把父母的财富作为自己的财富加以炫耀,也不是问题;就算从名校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啃老,也不是问题——名校毕业这一光环,还会让社会将其作为“人才”,其父母满足于培养了名校大学生。这是非常畸形的。近年来,就接连出现很多偏离人才培养的荒谬事,比如,有学校布置学生打扫教室,家长们会强烈反对,说这是浪费学习时间,且担心孩子弄脏弄伤,于是到学校代替孩子扫教室。又如,有学校保留每周一次的劳动课,也遭家长质疑,说这是侵占学生学习时间、对学生进行劳动体罚,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有媒体进行报道批评学校开劳动课,而且社会舆论也站在家长这边,要求取消劳动课。此外,对于学生勤工助学、靠打工挣钱,社会往往给予同情的眼光,把享受父母的付出,视为天经地义。

  关注生活、生存、生命教育

  当然,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在现实中也存在变异的情况。比如,有学校就以劳动教育(志愿者服务)为名,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输送给一些企业,从中收取劳务管理费,这是以劳动教育为名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再就是,在目前的教育中,劳动教育也存在形式化和灌输教育的问题,具体表现是,在平时不培养“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通过自己合法的劳动挣钱养活自己是光荣的”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却安排一两次集中劳动,觉得这就是劳动教育,或者告诉学生劳动的价值,要求学生爱劳动等等,这是对劳动教育的片面化理解。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一方面,要改革我国的升学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把学校、家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关注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这其中就包括劳动教育,在进行这些教育时,学校应坚持教育规律教育家办学,尊重学生权利;同时,要消除对不同教育、学校的歧视,给各类教育、学校平等的地位,消除劳动的尊卑等级,缩小行业、劳动岗位的社会福利保障的差距。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要转变财富价值观,要尊重劳动,倡导学生独立自强意识,鼓励每个公民个体靠合法劳动致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劳动教育承载着中国梦,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此,才能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