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当代新“乡愁观”的三个维度
曾天雄 曾鹰
//www.workercn.cn2016-01-07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型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资料图片

  新“乡愁观”的文化之维

  乡愁原是一个文化哲学范畴,表征着一种历史情愫,更寄寓一种文化表达。故乡地理、童年历史、公共生活和情感记忆构成了乡愁的内涵,它可能是一杯老酒、一口古井,也可能是一棵百年老树、一弯故乡残月。在传统社会的古典文化中,乡愁属于审美范畴,是人们离乡若干年后对村落的美好反思和回忆,其本身颇具美感。在今天,新“乡愁观”既意味着对故乡的眷恋与欣赏,更喻示对当下处境的愁绪与反省。

  历经30余年高速城市化的巨大变革,中国正处于整体转型升级的历史起点。不仅要破解难题,还要建构社会发展新秩序;不仅要实现社会结构与文化语境的重构,更有无数人的命运和际遇改写。新“乡愁观”恰好映射出中国民众面对社会巨变的复杂情怀:栖居与流动的张力、理想与真实的反差、主体身份的多元与家国尺度的转换。随着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迈进,新“乡愁观”已化作数亿城市新移民共同的情感归宿,不仅是文化反嚼,更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是“对现代性实践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

  新型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水与乡愁的组合,凸显一种具象的绿色文明,这是一种极具人文内涵和历史情怀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作为传统文化审美层次的“乡愁”一词,首次出现在官方决策平台,彰显了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文化认同,乡愁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从学术向度发掘新“乡愁观”的深刻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新“乡愁观”的空间之维

  一个文明新的飞跃常要回到原点。乡村是个体生命的原点,也是华夏文化的原点;乡村是农耕文明的精粹,也是人类文明的根脉。然而,从2001年至今,十余年间中国消失了90多万个村庄,现在每天有近80个村庄在地球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大多数活态仍存留于乡村,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该防线被突破,珍贵的文化遗产将很快沦丧在推土机之下。

  安顿乡愁,必须留住乡村文化聚落。乡村聚落本身有农民、有农业、有完整的乡村生活,是包含了自然、文化和社会的一种空间整体。如果完全诉诸一种工业化的模式进行所谓的撤村并点、旧村改造,是舍本逐末之举。应当根据区域差异,制定相应的对策:一是为已建成的“新村”赋予乡土文化内涵;二是对“空心村”进行规划改造,融入乡土特色,形成具有特色文化的村落;三是保护古老村落,使其建成“村庄博物馆”。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要消除村庄,而是要将村庄变得更具魅力。只有将那些有传承价值、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传统村落保护落到实处,乡愁才能找到夕阳下的炊烟和不老的传说。

  如何守住美丽乡愁?作为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城镇化,必须要走经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三方融合发展。改变以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代之以城乡协调发展,以市带村,积极推动就地城镇化,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构建协调的人地关系。一方面,“记得住乡愁”不只是僵化地保持乡村原始风貌,而是要培育出与形态改变相适应的生存模式;另一方面,城市应当与乡村一道,在营造中恢复并保留必要的记忆,共同留住乡愁。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