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
人勤春来早,立春一过,田野里有了春耕备耕的忙碌身影。今年种什么?市场怎么样?农资贵不贵?农民最关心这些现实问题,因为土地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与梦想。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一个五年,“三农”发展动力何来?农民增收引擎在哪里?回首农业农村发展轨迹,答案清晰:唯有改革。
过去这五年,农村改革步履铿锵:“三块地”改革稳步推进,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创新经营体系,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如雨后春笋;启动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防止“谷贱伤农”;户籍改革破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圆了“城市梦”。许多农民由衷感慨,“不少想不到的事都实现了”,农业农村发展迎来又一个黄金期。
新常态下,农业农村面临成长的烦恼。不少农民纠结,“玉米跌价,种地难赚钱”“苹果多了,价格下来了”……小家连着大家。粮食连年丰收背后,库存量、进口量齐增,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凸显;农业持续发展背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这些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有效供给没能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导致供求结构性失衡,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为“十三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供给侧怎么改?首先要“守”,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当前粮食“过关论”“包袱论”有所抬头。有人认为,国际粮价便宜,不够吃的时候去买就是了。对此一定要有清醒认识,粮食一时多点少点是技术性问题,但粮食安全却是战略性问题。历史教训告诫我们,粮食一旦出问题,多少年都缓不过劲来。更何况,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一旦发生粮食短缺,全世界哪有那么多余粮可卖?因此,我们还是要保证谷物基本供给、口粮绝对安全,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其次要“保”,就是保护农民利益,不能出现大起大落。农民盼的改革,是能得到实惠的改革,是能够长久增收的改革。要“多条腿”走路,除了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等,还要想办法在改革中找出路,开辟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再有要“理”,就是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分清市场做什么,政府做什么。在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上,“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根据不同品种的功能敏感性和市场扭曲度,实行差异化政策。结构性改革离不开政府引导,支农投入。不仅要在增量上想办法,也要在优化存量上做文章,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补齐农业这块“短板”。在转方式上,既尊重农民意愿,又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比方同样是种粮,有的地方探索土地托管、联耕联种,实现了节本增效。
顺应新期待,中央一号文件传递出改革信心: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深入推进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试点;按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多元化市场购销主体。更多真金白银将投入农村,强农惠农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
改革正用行动写在春天里,亿万农民的小康梦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