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第一新闻发言人”当好不容易
本报特约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2-19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较之一般的新闻发言人,政府主要负责人更有分量,也更有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公信度。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一定程度上说,政府主要负责人只要亲临现场,哪怕不说什么,这种露面就能稳定人心。

  2月17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公布。《意见》指出要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认真回应关切。另外,遇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关切等,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

  当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日益健全,每逢重大的公共事件,新闻发言人几乎从未缺席。但是,基于现实原因,一些新闻发言人常常感叹“脑袋并不完全长在自己的肩上”,他们说什么、什么时候说、怎么说,无法自主决定。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时并不掌握核心信息,加上出于对自身定位的需要,以至于不敢说出什么,或说不出什么,这就无法有效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一个公开案例是,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上,时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和“这是一个奇迹”,备受诟病。事后谈及隐曲,王勇平提到一个细节,“我没有把握,但是领导让我上,我尽力而为。”当时,不少论者认为,作为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有责任出席发布会,但是,如果由铁道部的更高层来主持或可减少质疑,达到止损效果。

  如今,两办明确要求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遇重大突发事件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较之一般的新闻发言人,政府主要负责人更有分量,也更有话语权,他们往往掌握一般发言人所不能掌握的权威信息,也拥有拍板权。话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公信度。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难免出现人员伤亡情况,群情激愤,茫然无措,一定程度上说,政府主要负责人只要亲临现场,哪怕不说什么,这种露面就能稳定人心。

  如果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并能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更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从危机公关上讲,政府主要负责人有责任接受媒体采访;从角色担当上讲,政府主要负责人也有责任接受媒体采访。发生了重大突发事件,政府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露面,最大程度安抚民众,本就是最基本的政治伦理。

  当“第一新闻发言人”与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是两码事。一个好的“第一新闻发言人”,除了主动接受媒体采访,还应该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呼应公众关切。如果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象征性地回答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就会适得其反;如果按兵不动,拖延时间,错过了回应疑问的黄金时间,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公开信息是政府职责,是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众所周知,自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已迈出重大步伐。但是,仍有一些官员无法适应信息公开,面对公众疑点,躲躲闪闪;应对突发事件,手忙脚乱。政府主要负责人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应付舆论的仓促过程,而应该上升到一种高度,即此举事关政府公信力,事关政府形象,也事关公众权利。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的权利意识日益高涨,更加关心自身的处境与权益,也关心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反应,如果政府部门及其负责人高高在上、应对乏力,后果不堪设想。

  国务院常务会议曾经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强化责任,抓好落实。把政务信息公开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问责,着力提高实效。努力增强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的‘软实力’。”这说明,政府信息公开也是一种软实力,而政府主要负责人当好了“第一新闻发言人”,就能更好地提升政府软实力。

  政府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让公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对突发事件,对重要舆情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回应、解疑释惑,并把民众期盼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这是现代政府的必修课。政府主要负责人如何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让我们拭目以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