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脱贫攻坚
张延明 唐二春 吴豹
//www.workercn.cn2016-03-08来源:安徽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安徽贫困人口数量在全国靠前,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同步建成全面小康时间紧、任务重。如期完成“十三五”我省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必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扎实推进十大工程,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坚持创新推动,培育脱贫攻坚新动力。面对脱贫攻坚艰巨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思路、方法、路径和机制,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扶贫成效为目标,才能增强脱贫攻坚精准性和实效性。一是突出“精准”,创新思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和“五个一批”的基本路径,狠抓“四个清单”——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扶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扶贫责任清单,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二是创新政策体系。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着重在土地管理、异地搬迁、金融财税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三是创新推进机制。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治理格局,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对贫困地区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考核脱贫成效转变,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未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坚持协调推动,夯实脱贫攻坚发展基础。当前安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就业不足,脱贫攻坚迫切需要补齐短板。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提高道路建设补助标准,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 “八小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向贫困村倾斜。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到2018年实现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服务水平,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大力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让贫困地区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积极开发原生态体验、观光采摘、农家乐、垂钓休闲、养生度假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支持贫困村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和支持贫困户、贫困村建设户用光伏电站和村级光伏电站。到2018年每个贫困村至少发展一项特色种养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能从事一项特色种养业,贫困县建成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三是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创新培训方式,支持用人单位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完善输出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家庭子女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实施资金补助。探索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优先使用贫困人口的岗位援助行动。鼓励贫困乡村能人带领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真正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坚持绿色推动,增强脱贫攻坚可持续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对贫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投入,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为重点,开展环境整治,推广农业生产节水、节肥、节药绿色攻关。三是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在居住地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度大的地方,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合理安排搬迁地点、搬迁资金、搬迁进度。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林业生态等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做到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四、坚持开放推动,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不能就扶贫抓扶贫,而应把其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是打造大扶贫格局。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制度。深化区域合作,推进贫困地区招才引智和“双创”工作。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人才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二是打通金融血脉。推进落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我省实行的微利或保本长期贷款。优先支持在贫困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全面落实扶贫再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评级授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内、3年以下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贷款,财政按基础利率贴息。支持贫困地区培育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三是营造合力攻坚氛围。准确解读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总结报道各地各部门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发挥好“10·17”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到贫困地区捐资捐助、参与扶贫开发,释放社会公众扶贫济困的巨大潜力,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

  五、坚持共享推动,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源。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城乡老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强贫困地区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二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贫困地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三是推进兜底脱贫全覆盖。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家庭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实现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加强儿童福利院、救助保护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等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整合使用危房改造、抗震改造、灾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等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探索采用贷款贴息、建设集体公租房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作者单位: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