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把“药价”作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并强调要加快推进,不能局限于“研究研究”。这番表态,让人们看到了国家攻坚克难、深化医改的思路和决心。
这些年来,我们在医疗改革上做过很多尝试,走过一些弯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不同阶段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做好医改,关键是厘清政府定位和市场边界,指望政府大包大揽,或完全依赖市场解决,都会出现问题。基本医疗服务是公共产品,旨在构筑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公共卫生底线。于政府部门而言,必须将基础医疗服务牢牢抓在手上,保障好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至于那些改善性和保健性的高水平需求,则不妨交由市场自由配置。“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关系顺了,医改才能像庖丁解牛一般,“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不可否认,实现公共医疗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是世界性难题。难就难在医疗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导致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倘若一味追求公平,大幅提高公费医疗水平,难免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而片面强调效率,将医疗全部推向市场,又会使医院异化为“一切向钱看”的机器。当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要么苦于“全民医疗”的低效而无可奈何,要么受困低水平保障的现实而无能为力,皆根源于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地区差异较大,发展程度不同,公共医疗保障水平也只能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求解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医改要见实效终归还是要在制度改革上做文章。倘若体制积弊不除、利益藩篱不破,医改就会一直陷入“打地鼠”的游戏怪圈。问题导向,恰恰是那把改革过程中由表及里、抽丝剥茧的“金钥匙”。问题所在,就是短板所在、瓶颈所限,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此番医改,强调把降低药价作为突破口,正是问题意识的体现。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方能有效推动公共医疗的整体改革,让制度红利充分释放,让健康阳光照到每个人身上。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医改就是以改革为驱动,革弊布新,裨益百姓。眼下,医改纵深化的“施工图”已铺展开来,在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一起发力,托举起全民“病有所医”的梦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一个舒心的民生注脚。
从零差率走向体制创新 | 2010-12-09 |
陈 竺:推进医改需要加强学习 | 2010-12-09 |
基层医改的创新与实践 | 2010-12-09 |
国家新医改:世界性民生难题的中国新答卷 | 2010-12-09 |
北京医改破茧 | 2010-12-09 |
医改:国际经验的分享 | 2010-12-09 |
强基层是新一轮医改突破口 | 2010-12-09 |
利益面前见境界 | 2010-12-09 |
深化医改正当时 | 2010-12-09 |
新医改要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 201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