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以培训之名行圈钱之实凸显监管乏力
王群
//www.workercn.cn2016-06-24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新华社报道,近期,我国多地接连发生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涉嫌欺诈案。在北京、河北、上海等地,万余家长受“存学费、送超长免费课时、返本金”等广告诱惑,遭遇数亿元教育投资因老板跑路可能血本无归的悲剧。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整治教育领域特别是社会教育机构非法集资乱象。

  以培训之名行圈钱之实,这种严重“误人子弟”的欺诈行为令人愤慨,更迫使我们反思:这些对外宣称具有崇高教育追求的培训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实现非法集资营利甚至和传销扯上关系?这些培训机构卷款而逃的案例为何屡禁不止?

  近年来,在考试热、出国潮等情势助推之下,公众对于教育培训的刚性需求愈加旺盛,形成强劲消费力量。社会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潜力和巨大商机让资本市场趋之若鹜,形形色色诸如“超常特训班”“高分培训班”“思维开拓班”等培训机构让人眼花缭乱。而急速扩大的市场背后,实则潜伏着混乱无序的管理现状,很多消费者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和名目,难辨优劣、虚实。

  事实上,除了预付学费模式颇有争议之外,师资力量难以保证、无照经营现象普遍、虚假广告泛滥、消费者受骗后维权难等都是这一行业多年来难以根除的顽疾。其中,有两个环节至关重要。

  首先,在市场准入和源头审批上,由于当前办学资质的许可门槛较高,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在注册之初便打起了“擦边球”,它们大多通过较为容易实现的工商注册来获取营业执照,化身成为开展教育咨询业务的公司,但实际却“挂羊头卖狗肉”超范围从事教育培训的办学活动。这类教育培训机构往往拥有尴尬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又是企业”。更让人担忧的是,出于利益驱动,一大批办学资格不健全甚至没有任何证照的“黑校”和作坊式培训机构还处于野蛮生长之中。上海的一户家庭曾经全家总动员“蹲守”一周才为孩子拿到“思维训练班”的报名资格,却发现该教培机构其实是“黑校”,并没有办学资质。

  其次,市场准入之后的后续监管同样不容乐观。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包括教育、民政、工商、财政等多个部门,但“九龙治水”并不意味着监管的有效实施,更多时候整个行业维持着“实际无人管理”的态势。而一旦出现纠纷,各部门之间扯皮推诿、监管缺位的现象便不可避免。

  根除这些乱象,需要各方合力,重拳整治,健全社会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准入和淘汰机制,加强对机构办学资质的审批及风险管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明确规范收费边界和培训分类,同时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相关主管部门之间应强化分工与合作,明确各自的监管职责和范围,清除监管盲区,引导整个行业朝着理性、健康方向发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