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在动态平衡中寻找规模和品质的平衡点,并不断升级迭代的过程。要进一步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纵向上做好宏观顶层设计、中观机制构建、微观贯彻落实,横向上做到城市治理主体、客体和方法的系统协调、集成推进。
随着互联网和高速交通工具的普及,要素流动呈现几何倍增的状况,社会的普遍联系程度与有机互动要求也在迅速增强,城市因而变成了一个高度复杂又高度不确定的社会。要通过制度安排对“政府—企业—社会”职能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对各个主体的治理边界和责任予以动态调整和规定;通过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建立一种要素有机组合与动态转换的体制和机制,促进“政治—经济—社会”的动态平衡。
全周期管理理念下的城市治理,注重服务流程的完备、链条的延伸。一方面,密切关注过程的进展、周期的变化、事件的发展。围绕需求、问题的解决,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对于重大民生需求,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有始有终。另一方面,特别强调流程的前端处置,要求对城市治理中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作出预判,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让苗头性的、倾向性的、萌芽状态的问题尽早得到引导和处置。
全周期管理理念下的城市治理,要处理好常态治理和应急治理的关系。在常态管理状态下,要做好随时应对危机的准备。一旦危机爆发,能够迅速调配治理要素、动员社会力量。当危机褪去时,又能很快恢复常态,实现基于社会事件发生、发展的柔性管理。形象地说,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的又能够有序地放开。
全周期管理理念下的城市治理,要实现全方位的管理与管理的全覆盖。要将整个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将问题看作一个整体,也将解决方案看作一个整体。有了这样的治理理念,城市治理才能真正做到前后衔接、部门对接、区域协同,最大化地降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的碎片化。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