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报记者 祝静
近日,《关连长》、《小太阳》、《我们夫妇之间》、《人民的新杭州》、《聂耳》等一系列珍贵影片在“中国‘十七年’电影学术论坛”期间放映,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
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中国‘十七年’电影学术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1949年至1966年17年间中国电影的得与失、理论与创作、美学与历史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道独特的影坛风景
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电影发展被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七年”电影、“文革”十年电影和新时期电影。而“十七年”电影特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段历史。在这一时期,新中国电影确立了“人民电影”的服务对象、叙事构架、历史视角和美学范式,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奠定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的坚实基础,也为后人开拓了深阔的理论空间。
“‘十七年’期间,我国电影总计发行影片1213部,其中故事片600多部,这些在特殊历史时期创作的电影作品,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影坛的一道引人瞩目的独特风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张建勇告诉记者。
缘何将“十七年”电影作为此次论坛的主题?张建勇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有一种说法叫做“灭国断其史,灭族断其教,灭魂乱其艺”。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发达与其历史根脉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一个不重视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和希望的。在这里,同样可以做这样的引申,一个不重视本民族艺术史、电影史研究的国家和民族,其电影即使取得再高的票房、打造再多的明星,也是没有文化根基和未来希望的。
“多年来,对‘十七年’电影的研究始终是电影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大量著作、博士论文、科研项目等都以此为研究的对象。这两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举办的《电影》杂志每期的封面人物也多是‘十七年’电影的代表人物,并刊发了不少的优秀论文。但是举办如此集中地讨论‘十七年’电影的大型论坛,应该是截至目前关于这个主题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活动。”张建勇表示,“此次论坛堪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年度电影史学盛会。”
论坛环节多 个个都精彩
此次论坛筹备历时一年之久,举办形式新颖,亮点颇多。活动包括开、闭幕式及主论坛、分论坛、专题研讨、学术放映等诸多环节。同时,主论坛分上、下半场及小组总结发言场,分论坛分3节共10组,每组各1位主持人和1位点评人。论坛全程都有点评和互动环节。
在主论坛中,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担任主持人,众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现场气氛庄严而不失热烈。精辟的观点、精彩的演讲,使会场里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
著名评论家、教育家黄会林,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郦苏元等众多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表示,“十七年”电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对于当今影坛有着启迪与借鉴作用,应当做到以史为鉴,拍出更多、更优秀的国产电影。
在之后举行的10个分论坛上,近百位中国电影史学者分别就“十七年”电影的宏观研究、类型电影、女性电影、少数民族电影、人物研究、电影事件研究、港粤电影、文本个案、产业研究等多方面展开讨论。
据悉,本次论坛会前还出版了《中国“十七年”电影学术论坛论文集》。主办方认为,已提交并通过学术审查的近80篇论文已经彰显了学界的力量,也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拓展出新的视野。
打造“国产电影论坛”学术品牌
近年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一直在打造“国产电影论坛”学术品牌,大力倡导电影理论批评和研究,从中国电影的现状出发,探讨中国电影在产业化推进当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怎么找到解决出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前景等,从这些角度来重点关注中国电影的热点、难点甚至一些冰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给予客观、科学、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解释和回答,以不断增强国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而其中,每年10月的史学大论坛无疑是众多论坛中最为盛大和最受关注的。
去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推出“中国早期电影学术论坛”,反响不俗。论坛共提交专业论文80余篇,分别就“电影理论与批评”“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等10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内地及香港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并出版了《中国早期电影学术论坛论文集》。
“此次论坛是我们第二次举办的关于中国电影史的大型论坛。作为国家级的电影档案机构,凭借着丰富的中国电影资料,我们希望凝聚学界的力量,在积极收集整理和收藏保护的基础上,致力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张建勇表示,“接下来,我们还会积极筹备,计划于明年举办‘新时期电影论坛’,不断为‘国产电影论坛’学术品牌注入新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