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基本主题,也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鲜明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来看,这条“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深厚根基,以外来积极健康文化为有益补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确保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之“魂”亦即精神指导原则,它直接决定了中国文化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样的目标迈进。当前,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谋求共识,确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统领的“旗帜”和“灵魂”,以此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之“魂”,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魂中之魂”。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为此,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从这些论述中,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建设之“魂”的重视程度。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从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坚持“中学为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厚根基,突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民族主体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拋弃传统、丢掉根本,无异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必将丧失自身文化的特质,进而迷失自我。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充满自信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进一步表达了“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的文化态度,同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为此,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学为体”强调以中国文化生命整体作为自强不息、变化日新的“创造主体”和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接受主体”,旨在突出中国文化的民族主体性,保证其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丧失独立性和主体性,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坚持中国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发展问题上的一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宣传工作要“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实质就是要凸显中国文化的民族主体性,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应当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的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坚持“西学为用”,汲取西方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与合理成分,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他山之石
在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体现出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态度。他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事实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仍然要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汲取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他山之石。当然,“西学为用”并不意味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尊崇与全盘吸纳,而是对西方的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地辨析、梳理与评判,从中吸取合理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西方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存精去芜的态度。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特别强调:“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应当承认,西方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问题是有没有鉴别和选择的能力,有没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意识,这是“西学为用”的关键所在。
在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吸纳西方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与合理成分,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需要应对的重大挑战,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要担当的文化使命。(执笔:靳昆萍 谢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