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报告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土壤里生长出的文学根苗。报告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推进,总是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存在密切联系。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报告文学表现的多样性。2014年的报告文学创作的收获,脱离不开这样的规律。在社会生活点面上接触和描述题材对象,是报告文学创作的常态。散点开花、多面生辉,这是2014年报告文学创作收获的特点。要把握报告文学的满园春色,需要走动起来逐一不断地观赏。
温故知新
2014年确立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以丰富、真实的历史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和见闻记录,全面宏观地再现了日本侵略军在攻陷南京后实施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犯下不可饶恕的反人类罪行,为国家立法设立公祭日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单颖文的《中国境内25位“慰安妇”调查》,也是用事实对当年日本侵略军的罪恶进行文学声讨。2014年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60年。丰收的长篇报告文学《西长城》,通过作家自身几十年在兵团成长见闻和采访积累,真实地书写了几代兵团人在建设开发和固守西部边关过程中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其中的很多内容读来使人感叹唏嘘,由衷地产生敬意。像《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和《西长城》这样具有明显“史志”品格的报告文学,都是文学视野下的历史政治文化观察和表达,具有独特厚重内容和生命力量。
记忆往往会给人带来多样的感受。报告文学创作着眼于现实生活,时常同人们的关注热点焦点同一。但是,这并不是简单地与新闻式的直接表达等同。温故而知新,也时常是报告文学表达现实关注的方式。铁流、徐锦庚的《国家记忆》,追踪了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产生经过。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共产党宣言》一直在山东广饶县乡村奇迹般流传并不断发生积极的影响。作品通过一部书和几个或更多人的理想追求与革命行动故事,书写了一篇“国家记忆”的奇特篇章。李春雷的《赶考》和《朋友》,前者用心感受中国共产党人1948年“进京”“赶考”时清醒、谨慎的心态,后者回顾习近平当年在正定县委工作时与作家贾大山真诚平等交往的情形。虽然作品涉及的对象、内容不同,但是因为内涵庄重丰富特殊,作品对于大事件的用心整理和人际交往的细致生动记述,十分精到。薛晓康的《悲怆莲花路》,回顾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千多名知识青年不避艰险,参与修筑通往西藏墨脱公路的点点滴滴。虽然最后因为工程艰险和筑路技术能力的落后,当时并没有修通这条公路,但当事者曾经的豪迈激情精神和无私坚韧的付出行动依然令人钦佩。王贤根、吴朝海的《千古长城义乌兵》描述的是当年戚继光统帅义乌兵修筑长城,为民族留下伟大的建筑奇迹工程,而此后这些义乌兵后裔又一直坚守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等地的长城沿线,竭力保护长城,同样让人有很多的信息收获与感慨。紫金的《泣血长城》追踪报告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输油管线发生泄漏并爆燃大火,数千武警消防等人员奋力扑救,在这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感人故事,作者的真实记录激动人心。
另外,喻季欣追踪“广交会”半个多世纪历史发展脚步,记述中国由此走向世界足迹的《逐梦世界》、徐歌激情报告广西图谋经济跨越发展构想的《大流向》等作品,有个性,值得关注。这些虽非当下新鲜的事实存在,但因为作家现实的感悟和文学的表达,而成为2014年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好文章。这表明,历史总是会在现实的感受中得到新生。
鲜活的社会生活气息
对现实社会生活积极关注,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让报告文学始终与人民、与大地、与时代精神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拥有鲜活的社会生活气息和现实力量。在2014年的报告文学创作中,像裔兆宏用真实生动的事实故事,描述霍岱珊为了减轻和消除淮河水污染,甘愿放弃工作,经受各种艰难风险,义务投入巡查监督并对各种污染行为坚决斗争的《淮河赤子情》;像刘先琴生动记述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几十年科学人生和科学追寻故事的《玉米人》;像朝煜真实动情地描述一对夫妇几十年不惧孤独、艰难、坚守海岛的传奇故事的《面对大海的诉说》;像马娜经历现场采访感受,细腻真诚地叙述新疆维族群众与驻地解放军深厚情谊的《天路上的吐尔库》;像徐锦庚用传神的白描文字,在简短的篇幅中生动地叙述一个“狡黠”智慧的农民放弃自身利益,用心推动村庄改造的《“懒汉”治村》;像蒋巍激情地叙述贵州毕节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带领村民努力改变环境命运的《海雀一棵树》;像徐富敏通过追踪太行山上一个山村的变迁史,以一个村支书的人生奋斗和经历来表现山村不断富裕起来的《太行山上》等,都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递出感动和欣喜的内容。这些用自己的精神和行动为社会造福的故事,正是社会积极力量的宣示。
但是,社会生活是一个矛盾多样性的呈现。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给人鼓舞和喜悦的现象,自然也会存在不少令人忧虑和感伤以至愤怒的现象。像陈廷一满怀忧虑地追踪中国大面积遭遇雾霾天气,由此产生污染灾难的《2013,雾霾挑战中国》;像张敏宴大胆揭露相关医疗单位借着治病的名义而过度用药,不顾患者健康利益,追求经济利润的丑陋现象的《吸血的血透》;像泽津、嘉孝痛心地观察描述中国到处存在的家庭惊人浪费现象的《中国家庭浪费警示录》;像赵瑜以奇特的经历和现场采访,真实地记录一些人不顾艰险,跨境淘金,在金钱利益面前表现出自私以至疯狂情形的《野人山淘金记》;徐刚在《森林九章》中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同时也阐释了他对森林自然成长价值的深刻认识;王兆军的《问故乡》在感受到家乡农村发展富裕的同时,也有道德失落、环境恶化、贫富不均等不良现象;杨晓升在《失独,中国家庭之痛》中对独生子女生育政策的反思等,都是在不同的社会矛盾表现中产生的文学叙述,给人以程度不同的触痛感受。
文化追踪与感悟
此前报告文学创作中那种凛然的诘问如今似乎少了。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存在和改变的复杂性增加,也同作家在更高更全局的层面上认识把握社会生活的能力欠缺有关。因此,多年来,报告文学作家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疑惑、丑陋、痛心现象时,经常只能表现出惋惜和无奈,将改变寄托于等待和期望。像杨守松的《大美昆曲》和向思宇的《流浪的川剧》对昆曲和川剧面临生存发展艰难尴尬局面的描述等,都会使人产生一种传统文化前景困顿的感觉。
当然,也有像胡平的《瓷上中国》,从瓷器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见出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豪迈;像杨振辉的《血性福州》,从现代史上福州人的血性精神,感受到他们爱国强国理想精神性格的伟大存在;像王晓喻的《尼山重光》,记述一批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尽心筹建“尼山书院”,并积极有效开展推广活动等,都将一种文化的眼光投射到历史和现实,从文化的角度给社会生活现象一个独特的观察和评判。黄宗英的《命运断想》和从维熙的《我的黑白人生》,虽然记述的似乎是自身的经历感受,但其中的社会历史生活成分独特丰富,耐人寻味。
报告文学原本是一个新闻政治性很强的文学表达方式。但是,因为来自多方面的限制和人为约束,报告文学在这个方面表现薄弱,存在遗憾。文化观察和期冀成分的增强,是报告文学丰富的一种表现,也是寻求革新和走向更加开阔境域的努力。类似的作品此前已经有岳南的《南渡北归》、郭晓晔的《孤独的天空》、聂还贵的《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杨黎光的《瘟疫:人类的影子》、王旭烽的《家国书》等不少优秀的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追踪和感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2014年的报告文学,从不同的社会生活事件人物方面给人们展示了广阔丰富的存在。这些有形的事实和无形的思想精神情感内容,会使人生出许多的感触。报告文学也像生活一样在波澜不惊中存在和发展着。但报告文学创作也和其他文学形式的状况相似,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中国正在经历着伟大的发展变革,这样的社会环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发展契机,对报告文学而言更是难得的机缘,希望报告文学作家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创作出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伟大作品来。(作者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未来存在于我们的过去之中 | 2010-11-30 |
对传统学术史的反思与超越 | 2010-11-30 |
剪纸对艺术教育的诗意启蒙 | 2010-11-30 |
第三代园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新载体 | 2010-11-30 |
主旋律精神大众化的生动实践 | 2010-11-30 |
主旋律精神大众化的生动实践 | 2010-11-30 |
主旋律精神大众化的生动实践 | 2010-11-30 |
主旋律精神大众化的生动实践 | 2010-11-30 |
主旋律精神大众化的生动实践 | 2010-11-30 |
主旋律精神大众化的生动实践 | 201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