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树立文化自信,就是要以自信的精神、自信的态度、自信的行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向世界传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就要着力向世界传扬中国精神。通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实现国际话语的中国创造。
一是要对中国精神的内涵做出世界阐释。中国精神内涵丰富,既包括开放包容、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又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秀革命传统,还包括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出的中国精神,更包括“九八”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创造出的中国精神。传扬中国精神,就要对中国精神做出阐释,既要体现出中国特色,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又要展现其世界蕴涵,符合国际话语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各国人民广泛理解和接受中国精神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奠定价值理念基础。
二是要对中国精神的传扬路径做出世界创造。一方面,要推动民族文化创新,自觉推进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文明。另一方面,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文化表现形式与方法对体现中国精神的文化进行世界性包装,向世界各国人民呈现蕴涵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努力实现思想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艺术追求与价值追求的统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的世界性文化创造。
三是要打造体现中国精神的世界文化品牌。打造“中国创造”而非“中国制造”的世界知名文化品牌,就要大力发展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用“中国创意”“中国策划”打造原创的中国文化品牌,大力生产附加值高又彰显中国元素的文化产品,打造中国文化的世界符号,体现中国文化的国际气派。与此同时,积极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市场的运行规则,创新文化产业的赢利模式,努力将中国文化品牌打入国际文化市场,通过品牌创造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就要着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力求实现国际话语的中国表达。
一是要清楚向世界“讲什么”。我们要向世界讲述的,应该是能够体现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能够反映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理念的中国故事;我们也要敢于并善于向世界讲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要始终站稳中国立场,坚持客观性与适度性统一的原则,坚决反对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夸大问题,或者以所谓的反映客观现实为目的的以偏概全丑化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既要敢于表达,更要善于表达。
二是要清楚向世界“怎么讲”。既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进行正面报道,又要改革和创新现有的传播体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围绕一体化思维、系统化构造、多元化拓展的目标,打造“大传播、大受众、大平台、大市场”的格局,形成传媒合力,加强对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要通过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进行隐形渗透,用“有形”的文化产品承载“无形”的价值理念,在文化消费和艺术体验中增强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充分运用不同文化业态的优势、特点承载丰富的文化内容,加强对外传播的艺术性和巧妙性。
三是要清楚“向谁讲”。我们传播和表达的对象是世界各国人民,要善于用世界各国人民听得懂、能够理解并乐于接受的方式,全面、及时、准确、客观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文化;要根据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传统和文化消费的不同特点,开发不同风格的对外文化产品,减少文化产品贸易中的“文化折扣”现象;要积极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通过海外华文媒体正确解读和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准确理解。通过对传播对象的了解,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就要着力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通过提高设置议题和制定标准的能力,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力求实现国际话语的中国倡导、全球响应。
一是发出中国声音要提高议题设置的能力。议题设置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要善于通过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实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议题设置要有大格局,站在世界发展的高度,时刻关注国际局势变化,提出旨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议题,胸怀人类的普遍利益,提出可以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要坚定立场,在敏感问题上要敢于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立场,以坚定的中国立场维护国家利益;要保持敏感度,要善于抓住热点问题,先声夺人,及时报道、评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把握“第一发言权”。通过议题设置,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贡献中国力量。
二是发出中国声音要提高制定标准的能力。“谁控制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标准制定的能力目前还相对较弱,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必须去主动争取标准的制定权。在政治发展中,要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用取得的实际成就说话,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对民主、自由、人权等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界定。在经济发展中,提供过硬的技术支撑是中国标准国际化的前提条件,要大力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先进技术,进行先进技术的标准制定,并向世界各国积极推广中国的先进技术。在文化发展中,要制定有利于世界各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标准,用中国文化标准对普世价值进行中国化的界定,通过标准制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只有不断增强制定国际标准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讨论,吸收国际标准的制定经验,使制定出的中国标准国际化,才能真正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