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又见乡贤,是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文件如此阐述:“创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如今的新农村建设,正迈向“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新阶段,内涵也更加丰富。要将昔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感叹,彻底转化为“农民真好,农村真富,农业有希望”的赞叹,“三农”工作需要呈现新局面,实现由“物”到“人”的全面现代化。
这意味着,农村要发展,带头人很重要。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老农民》也反映出,农村现在迫切需要有好头脑的村支书,需要配合意识强、扎实肯干的村委会主任。这样,才能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搭起舞台唱好戏,让放开农民手脚,过上好日子。
乡贤,无疑就是凝聚这样期待的带头人。所谓“乡贤”,就是指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被本地民众推崇敬重的贤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乡贤在维系基层社会运转方面,曾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乡贤虽不是官员,手中没有被明确赋予的权力,但是,民意推崇让他们拥有基层社会认同的“天然”权威,在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成为主导力量。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就是赋予乡贤更多的时代精神和公共责任,来让农村基层党建得以加强,让农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让农村社会文化土层得到更好涵养,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其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这句话说的就是乡贤在道德方面的影响。倡导乡村建设的著名学者梁漱溟也这样说过,“士人居四民之首,特见敬重于社会者,正为他‘读书明理’,主持风教,给众人作表率。有了他,社会秩序才是活的而生效。夫然后若农、若工、若商始得安其居乐其业”。
乡贤可以发挥的作用,并不止于道德教化。梁漱溟讲的乡村建设,是以解决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建设,其目的不止在文化本身,而是对社会、政治、经济诸问题的综合解决,是“从乡村开端倪,来创造一个新文化,创造一个新社会制度”。事实上,不论是当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试验,还是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实验,以及费孝通对家乡苏南的观察,都表明,那种根植乡土的乡贤文化,能让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那些有见识学识的乡贤,在参与农村社会改造中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这些年,不时有人会发出“故乡沦陷”的悲叹。这里所谓的“沦陷”,主要聚焦于乡村的伦理道德出现滑坡,一些农民徘徊于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地带,人心幽暗,行为失序,制造出人性伦理悲剧。此外,一些地方乡村“沦陷”,还体现在一些恶霸横行乡里,欺男霸女,鱼肉百姓。这种情况出现,就与一些乡村掉进“恶霸治村”“地痞当道”的泥潭很有关系。这样的乡村治理局面,当然就会使乡村建设失去文化和法治的滋养。没有文明精神和法治意识的乡村强人,又何谈发展农业、富裕农民、建设农村?
为此,提倡创新乡贤文化,呼吁“新乡贤”归来,来传承文明,支持建设,就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创新乡贤文化,也就是要注入新的时代价值元素,让传统文化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完美对接,让乡贤文化积极呼应文明与法治;呼唤乡贤归来,在新历史条件下,也就注定要有更加开放包容的精神,让乡贤主体范围不断拓宽,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制度激励为动力,让那些从乡村走出来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华侨等等,都能积极参与对城乡资源要素的统筹协调和优化配置,为“三农”领域的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
创新乡贤文化,期待“新乡贤”归来,返回故乡,反哺桑梓。
作为绝学的梵学研究 | 2010-12-07 |
高考改革新方案:能走多快 会走多远 | 2010-12-07 |
创新驱动民营经济新跨越 | 2010-12-07 |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 2010-12-07 |
三驾马车均有“加鞭”之策 | 2010-12-07 |
三驾马车均有“加鞭”之策 | 2010-12-07 |
三驾马车均有“加鞭”之策 | 2010-12-07 |
三驾马车均有“加鞭”之策 | 2010-12-07 |
三驾马车均有“加鞭”之策 | 2010-12-07 |
三驾马车均有“加鞭”之策 | 201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