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让京剧艺术薪火相传
刘长瑜
//www.workercn.cn2015-02-16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策划组织录制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大型音像制品的第一辑、第二辑(共计111部)和文集《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上、下卷),日前出版完成。我们感到,这是为传承京剧艺术、探寻艺术规律做了一件实事。

  该项目历经三年的采访录制,迄今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宁夏、重庆、浙江等地录制了百余位京剧老艺术家谈戏说艺的宝贵影像资料,并以数字化编辑制作了一百多部专题访谈纪录片。在我们访谈的老艺术家中,有各行当、各流派的表演艺术家,有成就卓著的鼓师、琴师、教育家、研究家、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师,也有谙熟台前幕后的“老戏骨”、后台管理者;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科班戏校“富连成”“荣春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等硕果仅存的传人,亦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戏曲学校等戏校培养的第一批毕业生;有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萧长华、马连良、周信芳、盖叫天、荀慧生、尚小云、裘盛戎、奚啸伯、李多奎等大师的关门弟子,有和大师们同台演出的老演员,年龄最长者已逾九旬,有十多位艺术家在接受采访后不久离世,留下了他们最后的珍贵影像资料。当受访的艺术家们,以口述历史的方式,毫无保留地谈戏说艺,身体力行地示范指点,留下从艺几十年的经验及传承体会时,这些垂垂老矣的艺术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一招一式令人回味无穷。这令我们非常感慨!

  纵观“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中的百部访谈专题片,当老艺术家们轻轻拂去岁月的风尘,渐次显现当年的记忆,淡定从容,饱含深情地徐徐道来,讲述他们从艺生涯的点点滴滴,梨园行里独特的道德传统,京剧舞台上的流光溢彩,那分明是从各个维度为我们回放了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京剧的辉煌,为我们呈现出一部鲜活的影像中的京剧史。而海内外广大的京剧爱好者,是这部京剧史最好的见证者,他们对京剧的传承与保护,为京剧的未来留下宝贵的艺术资料,有着深深的期许。为此,资深京剧爱好者、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名誉理事齐心女士为我们专门题写了“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的题词,体现了这位年望九轶的老人对京剧振兴发展的殷切之情。

  为什么会有采访摄制“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这样的想法?因为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学戏的,在那个时候学的剧目、练的功也不少,但是听老师们说,也有很多我们没有学过、没有看过的戏,有很多的技艺和规范等等,我们这一代是不懂的。因此,我们组织采访、录制、出版“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旨在对京剧艺术进行抢救、传承和艺术规律的探寻。

  作为京剧艺术的从业者,我们深知,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不仅凝聚着中华传统美学的精髓和历史文化的底蕴,更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京剧是由艺术家创造并且活在艺术家身上的艺术。一部辉煌的京剧发展史,是以灿若辰星的艺术家群体的成长史为核心,是由他们传承、创演的一出出经典剧目以及在其中呈现的表演艺术组成的,京剧艺术的魅力也正体现于此。然而随着光阴的流逝,老艺术家们或者离世或者年事已高,京剧也随着一代代老艺术家的星光陨落而日渐褪色。这不仅令我们百感交集,更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站在新时期京剧发展的节点上,切实研究京剧艺术家成长的规律,总结前辈在学艺、表演、教学乃至创新等方方面面的经验,使当下的京剧传承发展有所借鉴。

  这百余位老艺术家谈戏说艺的内容,涉及京剧的各个方面,详实丰富。在说戏方面,老艺术家们从不同的视角,结合所学所演代表性流派的剧目,分析生、旦、净、丑各行当前辈艺术大师的艺术特色,对梅派、程派、荀派、尚派、马派、麒派、裘派、盖派、唐派等各表演艺术流派的要领进行总结传授。许多老前辈把自己毕生实践总结的吐字发声的诀窍,唱念做打的表演技巧,创造人物的方法经验,毫无保留地向青年学生示范传授,现场讲解,对后学者的表演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在老艺术家访谈中,我们最突出的感受是,当年的好角,无不是以唱念做打表演技艺的精湛、高超、细腻赢得观众的。比如富连成“世”字辈的武旦名宿班世超先生,以武旦挑班红遍大江南北,他重点介绍了继承演出《杨排风》《武松打店》《金山寺》《盗库银》等武旦传统剧目的艺术特色,以及苦练绝技、创编新戏的过程,尤其对高难度的“旱水”“卧鱼”“吊井抢背”、硬跷功等技巧的运用,以及他自创的短枪动作设计,都进行了详细解说。遗憾的是这些技巧业已失传,无法再现武旦这一行当昔日的风采。几乎所有的老艺术家在谈戏时,分析流派的特点,回忆与前辈大师同台演出的感受,都是从大师在戏中每一个唱腔、每一个细节处理、每一个技巧运用谈起的。比如,裘盛戎先生的弟子张韵斌长期跟随师父演出,在访谈中谈及恩师一些精彩的艺术细节处理,唱腔、念白、身段、表情,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赞叹不已。艺术的魅力在于细节,令观众难忘的也是细节,这难道不是当下的演员应该格外重视、领悟的吗?在访谈中,回忆荀慧生先生的老艺术家有许多位,老人们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当年荀派艺术的红火和受追捧的盛况,虽然对荀派表演艺术风格、特色的见识见解各异,但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知道所谓荀派绝不是现在存留的几出戏能代表的。各个表演流派的形成与特色,是建立在大量剧目积累基础上的,反之,一个流派的式微,也是剧目传承缺失之必然。

  近年来我们常听到一个说法,就是要破译艺术家成长的密码。在这套系列访谈纪录片中,老艺术家们不可避免地都谈到自己学艺成长的经历,虽说他们学艺道路不同,成长密码各异,但是我们能从中窥见老一代京剧艺术家成长的共性规律:一是为生存,二是要尊严。那时学艺演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戏比天大。要想成为好角,要想在舞台上站得住,吃上唱戏这碗饭,就必须经历严苛的基础训练,吃大苦、受大累,拜师学艺,有序传承等等一系列的过程,而生存与竞争是他们走完这一过程的源动力。刘雪涛先生在访谈中说,谨记老师的要求,虚心做人,认真演戏,是这些老先生的艺术财富给了我饭吃。访谈中,沈福存先生详细回忆了他学艺中的酸甜苦辣咸,“虽然苦得很,但是回味无穷”。在舞台竞争中自己的表演能够叫好叫座,受同行、观众的尊重,就要技压群芳,就得有创新剧目和表现手段,就要摒弃门户之见,学得多,会得多,才能与名家同台,才能挑班唱戏,这些在老艺术家们的回忆当中都有体现。貌似简单,实则深奥。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艺说戏”聚焦抢救、总结传承老艺术家的经验,探寻京剧艺术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弘扬前辈艺术家的艺德,因此得到了老艺术家们的倾情参与,无私相授。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艺术工程。我们不仅将老艺术家们的宝贵影像资料进行编辑整理成专题片,同时,为了更加广泛地传播,与海内外京剧后学者、爱好者共同分享,我们又将每一位老艺术家口述资料转为文字,选编整理成篇,集结成书出版。我们相信,当下的京剧表演者、研究者、教育者、管理者,乃至爱好者,从本书中,不仅能够看到经典剧目的传承、流派传人的体会及表演方法,京剧界尊师学艺的道德品行,戏班及后台管理的规律,方方面面,开卷受益,更重要的是,大家能从中感悟到:京剧,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京剧,要继续发展下去,当务之急应该做些什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