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央视春晚已过三审,80后相声新人苗阜和王声的反腐相声格外引人注目。这让人在期待之余,也对具有艺术创作导向性的春晚能否让相声艺术重现讽刺本色,油然生出了一份信心。
相声本是讽刺的艺术,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相声作品,多以讽刺见长,如马季的《宇宙牌香烟》,牛群的《巧立名目》,姜昆的《电梯奇遇》等等,都是对社会一些丑恶现象的嘲讽与批判,并讽刺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作风弊病,可谓入木三分,因此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与业界的肯定。
但近年来在各类各级舞台上,以及各种综艺晚会上,我们都鲜见令人眼前一亮的相声作品,尤其是四平八稳的春晚舞台上,相声作品多缺乏内涵,不痛不痒。为相声创作人为设置了许多禁区,回避矛盾,回避现实,远离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只拿些不疼不痒的问题开刀,让人笑得勉强,即使是讽刺也是隔靴搔痒,导致相声艺术的式微,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讽刺功能的退化。
反腐相声上春晚,一是释放出艺术创作解放思想、题材脱敏的积极信号。让相声回归讽刺,体现的是文化自信与包容胸襟,也为相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二是更接地气,反映百姓心声,因为反腐题材相声上春晚符合我们当前的反腐形势。中央有腐必反,有贪必查,反腐败工作成绩斐然,民众拍手称快。对于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央视春晚如果没有引起关注,那绝对是失职。而且反腐相声既可以满足观众的艺术需求,娱乐大众,同时又可以揭示腐败分子的嘴脸,对他人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如果反腐相声能在春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无疑也会给相声行业的低迷注入一些活力。三是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如今,反腐败题材并不“敏感”,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反腐倡廉已进入新常态,需要廉政文化的及时“补给”。廉政文化有其固有的功能,它不能取代反腐亮剑与制度规范的作用,但是,它具备触及灵魂与涤荡心灵的独特作用——“润物细无声”。而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和固化,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约束力,往往更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其实,相声就应该有针砭时弊的勇气,这种讽刺是尖锐不是尖刻,更不是耍嘴皮子,而是调动艺术的手段,站在公共责任感、社会正义感、社会观察和批评的高度,弘扬真善美,对灵魂丑恶、营私舞弊、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等不良现象,进行辛辣的一针见血的嘲讽和批评。多一些带刺的锋芒,让相声重现讽刺的本色,给观众带来更大的触动,人们定会对反腐相声拍手叫好,并拭目以待。
服务群众 创新思路 促进繁荣 | 2008-12-04 |
服务群众 创新思路 促进繁荣 | 2008-12-04 |
服务群众 创新思路 促进繁荣 | 2008-12-04 |
媒体应给“春晚”松松绑 | 2008-12-04 |
媒体应给“春晚”松松绑 | 2008-12-04 |
媒体应给“春晚”松松绑 | 2008-12-04 |
媒体应给“春晚”松松绑 | 2008-12-04 |
媒体应给“春晚”松松绑 | 2008-12-04 |
媒体应给“春晚”松松绑 | 2008-12-04 |
文艺应当引领新时代的新风气 | 2008-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