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精神食粮也要有“滋味”
陆建林
//www.workercn.cn2015-03-16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演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说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懂的道理

  新春佳节刚过,各地纷纷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在笔者的家乡,今年文艺演出的节目由村民“点单”。演出过后,大家都反映,这样的送戏下乡活动质量高,群众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看起来也特别有滋味。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在发生质的变化。如果再像过去那样,派三五个宣传队员到一个地方,往群众中间一站就开始演节目,这样的形式很难满足老百姓的“胃口”。如何结合基层群众实际,提高送戏下乡活动的质量,让精神食粮有“滋味”,成为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怎样做才能让群众喜欢送戏下乡的文艺节目呢?笔者以为,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多贴近群众,少唱高调。基层群众喜欢看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这类节目应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要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形式。只有把道理融入节目的内容之中,让群众自己去感受、分辨,才更容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如果一味地强调讲道理的重要性,却不重视节目内容的观赏性,很可能引起群众的反感,以至于降低了送戏下乡活动的质量。

  要多些互动,避免走过场。有些地方每年都搞送戏下乡活动,钱没少花,但群众却不买账。究其原因,正在于组织者没有与群众进行充分的互动。要演的节目,群众爱不爱看?对这么重要的问题,基本上没人管。若只把活动当成任务去完成,当然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因此,相关部门在送戏下乡前应该做一些基础性的调研工作,走到群众中间去,了解群众想看什么、爱看什么,根据群众的需求编排节目。或者,还可以让群众参与节目演出,让群众上台演自己的故事、说心里话,这样的活动形式接地气,很容易被群众接受。

  要多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抵制精神糟粕。我们提倡给群众多送去些有丰富内涵、积极意义的好节目,对那些低俗、庸俗、媚俗的精神糟粕,则要坚决抵制。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有的组织者为了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编排节目一味地迎合低级趣味,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弘扬文明新风尚,提高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不能让精神糟粕登上舞台。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相关部门要坚决地把好关、守好门,确保将正能量传递给群众。

  送戏下乡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是繁荣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要紧紧围绕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演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说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懂的道理,这样才能让基层群众有滋有味地享受精神大餐。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