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乘龙升天的生命意识
刘宝才
//www.workercn.cn2015-03-31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每年的清明节,在桥山黄帝陵举行隆重的公祭大典,祭祀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祭典开始的时候,一条巨龙出现在祭祀广场上空,告诉人们黄帝已经从天而降。祭典结束的时候,黄帝乘龙离去,巨龙冉冉上升,越升越高,最后消失在蓝天白云里。

  黄帝乘龙升天的传说很早就有。《史记》记载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来《列仙传》、《帝王世纪》等古书多复述《史记》的记载,文字小有差别,内容没有不同。到了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书中,这个传说发生一个重要变化,说黄帝乘龙升天的直接原因是服食金丹。说黄帝铸鼎用来炼丹,吃了炼成的金丹,便乘龙升天了。在历史的岁月中,这个故事流传不息深入人心,成为隐藏于中华民族内心的重要文化元素。这个传说故事在神秘中包含着人性,在幻想背后透露着智慧,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意识。

  人类个体生命有限,可是人追求无限。有人生百年的熟语,实际上古代人活到100岁的极其罕见,一些上古历史人物活到100多岁的说法全无根据。人们不满足于生命短暂,尤其不能接受始祖黄帝生命短暂的事实,故有黄帝活到三四百岁的说法,有轩辕国人最少活800年的幻想。不仅如此,人们还设想灵魂不死,认为祖先肉体死后灵魂升天,成为神界的成员,在冥冥中永远关注着子孙后代。而灵魂无形,肉体死亡后的祖先不能再见。祭祀的时候献上食品,却看不见祖先享用,情感不能满足。于是想出一个办法,由活着的人扮成死去的祖先,称之为尸。尸享用祭品,还把剩余的祭肉回赠给子孙表示祝福。但无论如何,肉体死亡难免是永恒的遗憾,终于出现了成仙的幻想,让肉体与灵魂一起永生。仙与神有别,神是原本没有肉体的或者肉体已经死亡的灵魂,仙是肉体与灵魂一起永生的生命体。乘龙升天之说是黄帝成仙的幻想,幻想背后透露着智慧,看到了人的生命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灵魂升天是肉体与灵魂分裂,认为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单独存在,认为肉体短暂而灵魂永恒。有的人从中引申出肉体卑贱、精神高贵的观念,又被历史上的权贵们利用,替他们自己高居社会之上辩护,替他们剥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人身权利辩护。乘龙升天之说宣示,肉体可以与灵魂一起永存,打破了肉体卑贱的偏见,恢复了肉体的尊严。肉体不死是幻想,而在这里幻想越大胆越有活力,越能激发人的强烈生命意识和顽强生命追求。这种强烈意识和顽强追求,会成为科学、文学和哲学发展的推动力,已经得到了历史证明。

  仙人的存在状态就是人追求的理想生命状态,它的本质特征是自由。神仙(确切地说是仙人)既不受现实世界的约束,也不承担神界的职责。在神界小神受大神管束,山水风雨之神要各司其职,土地财神要在各自的职位上尽责,天兵天将必须在战斗中卖命。神仙则脱离一切约束,既无人间烦恼又不失人生情趣,既无神的职责又神通广大,自由自在地享受快乐生活。神仙的状态就是自由,就是生命的理想状态。自由也是作为神仙的黄帝形象的特征,只是带有英雄祖先的色彩。在《论衡》、《孙绰子》、《拾遗记》等古籍中,我们看到作为神仙的黄帝出游的情景:鬼神护卫,龙象驾车,大臣随行,都是英雄祖先的气派。竖起日月旗的仪仗,更是帝王的标识。这种情景显示,作为神仙的黄帝不同于一般神仙,尤其不同于平民神仙。但这种出游与古代帝王的巡视根本不同,没有扬威宣德的心机,没有理政治民的焦虑,出游就是单纯的游玩,就是生活本身,就是生命本身。黄帝出游,早晨游览洹流,日暮回归阴浦,日行万里。他乘车飞驰,比光影还快地掠过,大风也追赶不上。他从紫宫出发,不到一个早晨绕了宇宙一圈。日行万里在古代不现实,一个早晨环绕宇宙在现代也不可设想,都在神仙故事中实现了。这样的冲破时空限制的生命状态,何等超脱,何等自由,何等快意!神仙是自由人,是人自己通过幻想创造出来的自由人,人的自由是人自己创造的。要成为自由人吗?那就自己把它创造出来吧。在此,黄帝文化中的神仙故事可以与现代文化潮流接轨。

  个体生命只有一次,死亡到来之时便永远消失。今世不成仙便永远不成仙,修炼成仙必须今世完成。修炼成仙是人生要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这是神仙思想共有的生命价值观,包括黄帝成仙的思想在内。但如何看待修炼成仙与世俗功德的关系,黄帝成仙的思想不同一般。在神仙故事中,追求成仙一般出于厌弃世俗生活。黄帝求仙的故事也有这类内容,如《列子·黄帝》篇说,黄帝曾经兴歌舞娱耳目、调美味饱口福,结果弄得形容憔悴、精神恍惚。黄帝又曾经竭尽全力经营天下、治理百姓,结果也弄得形容憔悴、精神恍惚。后来昼寝而梦,梦游华胥之国而得道,于是弃世成仙。这是承袭庄子思想,否定世俗功德的价值。但黄帝本是英雄祖先,在现实世界建立的显赫功德传扬不息,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忘记。于是黄帝求仙的故事又出现另一种版本,认为黄帝先完成功业后修炼成仙,两者相得益彰。修炼成仙是黄帝完成治世功德后的更高追求,而不是对于治世功德的否定。《抱朴子》书中阐发说: 同一个人很难既圣又仙。尧舜是圣人没有成仙,绝大多数神仙又不是圣人。黄帝既圣又仙,极其难得非常罕见。由于修炼成仙,黄帝高于尧舜;由于功德显赫,黄帝又高于绝大多数神仙。黄帝加入神仙行列改变了成仙的观念,使得修炼成仙与世俗功德结缘,世俗功德的价值在神仙思想中得到肯定。《抱朴子》书中甚至说:“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并非一定要到山林里去隐居才能成仙,在闹市和军队里过着世俗生活的人也可以修炼成仙。后两种人,既在现实世界建立功德,又超越现实世界得以成仙,其智慧和成就更高于山中隐士。这发展了神仙思想,把肯定世俗功德的见解,从对始祖黄帝的赞颂发展成为一般生命价值观,成为神仙故事的传统。

  纪念始祖,承传始祖的故事,思考故事里的生命意识。(作者系西北大学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