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抱团取暖,也需添柴
——一位小镇文学青年的心声
张寒
//www.workercn.cn2015-03-31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繁荣乡镇的文学生活,让文学走入寻常百姓家,要靠生活于其中的文学青年抱团取暖,也靠文化部门为他们“添柴火,搭梯子”

  三十几年前的余华还是小镇上一名默默无闻的牙医,莫言的小说永远挥不去高密平安庄的少时记忆,“小镇文学青年”曾经是当代作家的重要来源。今天,乡镇生活是否还在继续哺育着文学,让小镇青年走向更广阔的文学舞台?

  作为这个队伍中的一员,我的结论也许有些令人遗憾。从大的环境来看,一个小镇文学青年在传统刊物上发表一部作品,从而引起轰动的时代已经过去。今日,小镇文学青年要写成知名作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已经非常困难。

  应该说,当下的乡镇文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仍在哺育着文学,滋养着文学青年的成长。但是,随着信息传媒的快速发展和大众文化形式的日益多样化,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影响。

  检视当前乡镇文学生活,可以发现,虽然悄无声息,但还是有为数众多的文学青年从事着或密集或松散的文学创作。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方,不仅有县一级作协,乡镇里也有文学创作分会和自己的刊物。采风活动、编辑会议为文学青年提供了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文学评奖也激发了青年的创作热情。不过,许多刊物分发不到位,缺少后续的管理、评点和改进,有的甚至成了一些文化管理者工作政绩的装点,远离了繁荣文学的初衷。

  如何加强编辑工作,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乡镇文学刊物的特色?如何让乡镇的文学刊物进入机关、学校、医院、社区,真正发挥其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如何发掘创作人才,指导乡镇文学青年更好地成长?众多课题,还需要相关文化部门进一步思考和改进。

  反倒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给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外界和与外界沟通的窗户。随着新兴媒体的普及,文学作品的发表媒介和交流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它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当地报刊。个人博客、QQ空间、微信群凭借其便捷和普及的优势,已渐渐成为小镇文学青年展示个人作品的平台。

  近一两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更是受到他们的青睐。他们不仅有了更多的阅读渠道,也有了展示自己或小团体文学趣味的空间。几个声气相投的文友,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推举一两个有经验的人做编辑,大家轮流供稿,编发小圈子内的作品,相互交流点评。这样,不仅省去了传统报刊编辑刊发的漫长周期,也免去了被弃稿的遗憾。

  阅读和发表的便捷,满足了写作者获取信息和进行创作的欲望,却也使作者因此而缺少了深入思考,进而使作品大多随性、短小,缺乏深度和广度,呈现粗浅化和碎片化倾向。同时,对于作品的关注,基本限定在一个熟知的小圈子里,大部分作品只是自娱自乐、自生自灭。

  幸运的是,如今的乡村小镇还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地从事着文学的事业。他们身份各异:有小报编辑,有文化馆员,有乡村医生,有初中教师,有银行职员,有外来打工者,但因着一个共同的爱好——文学,他们相互激励。这些普通又特殊的人,在家庭和单位中,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与此同时,他们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保留着那一点点喜好,不愿被当下的喧嚣所湮没,竭力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呼吸,使自己的精神保持清洁。文学在他们那里,既无名也无利,更不能以此作为生计。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功利性的消退,使得文学成为小镇文学青年一种更为纯粹的内在精神文化需要,成为他们关注自己的心灵和精神生活、重拾自己爱好和梦想的生命体验。

  也许,这正是繁荣文学的真正要义:不在于让个别人成名成家,而是让更多人获得文化生活的满足。繁荣乡镇的文学生活,让文学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要靠生活于其中的文学青年抱团取暖,也靠文化部门为他们“添柴火,搭梯子”。

  乡镇需要文学,文学更需要这些小镇文学青年。在一个信息传播空前发达的时代,小镇将会建成怎样的文学生活,就看这些小镇青年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他们的选择,也就构成了文学在小镇的命运。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