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孙中山的人格魅力
屈建军
//www.workercn.cn2015-05-05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领导革命几十年,一心追求救国真理,生前身后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追求正义、勇于奋斗、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进取精神;不怕失败、勇于实践、坚定信念、毫不动摇的顽强意志;勤俭自律、平等待人、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严谨作风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革命传统和英雄气概。其人格魅力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1.“爱国若命”的救国精神

  孙中山历经万难舍身革命,是因为他始终坚信革命乃救国救民之崇高事业。“我为革命始终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文者,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孙中山生活的时代,正是古老中国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的腐败,使中华民族面临瓜分豆剖的危险处境,人民大众的苦难无以复加。时代向人们发出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呐喊。

  青年时期的孙中山即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政治追求。1890年,年仅24岁的孙中山致书在籍官员郑藻如,向其提出了振农桑、禁鸦片、兴学校的请求。1894年,孙中山又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建议清政府“步武泰西,参行新法”,振兴教育,发展农业、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上书虽然无果,却充分彰显了其关注国运、心系民生的人生追求。

  为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孙中山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等,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诚如其《国事遗嘱》所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其所钟爱的革命事业。

  孙中山在从事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代价。他不顾众人的冷漠、拒绝和不理解,所到之处热情宣传反清革命;为了给革命党筹集经费,他风餐露宿,东奔西走,游说华侨和亲属捐款;他不顾清政府的通缉和个人的生命安危,屡次筹划反清武装起义;在革命事业处于低潮时期,他耐心说服同志坚守革命理想;在北洋政府的威胁利诱面前,他始终不为所动,继续高擎民主共和的义旗与之抗争。

  孙中山历经万难舍身革命,是因为他始终坚信革命乃救国救民之崇高事业。他说:古今世界之所以发生革命,是因为要破除人类的不平等。中国今日之所以必须革命,是因为清政府腐败的政治导致瓜分之祸岌岌不可终日,中国的国势已危险至极,“非革命无以救重亡,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他经常教导党人:“国家多难,匹夫有责”;教育学生“发奋为雄,立志救国”;激励军人“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他自己则率先垂范,以身立教:“文爱国若命”。“我为革命始终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文者,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行动的指南。

  2.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他经常勉励革命党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政治信仰,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不气馁,不懈志,相信救国革命终有成功的一天。

  一般来说,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曾遭遇过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但像孙中山“失败之数不可偻指”者却不多见。由于历史的、社会的、阶级的原因,孙中山的政治活动遭遇了多次失败。在某些以成败论英雄的人士看来,孙中山的一生真可谓失败相随的一生。

  尽管遭遇了多次失败的惨重打击,孙中山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在孙中山的政治生涯中,有三个时段最令他痛苦难熬但最终还是挺了过来。一是辛亥以前策动领导的多次反清起义接连失败。其时不仅清政府满世界通缉他,普通民众对他的行为也不理解,讥其为“孙大炮”,“莫不以为狂”,甚至目其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但孙中山不为所动,继续从事反清革命。二是“二次革命”失败后,党内悲观失望情绪蔓延滋长,党员思想极度混乱,党组织也几乎陷于瘫痪。孙中山力排众议,着力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进行反袁斗争。三是第二次护法运动中,“祸患生于肘腋,干戈起于肺腑”,相从十余年的陈炯明竟然叛变革命。此次失败,对孙中山打击最大。即使在这样的窘境中,孙中山也丝毫没有放弃革命初衷,他努力寻找革命出路,最终走上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道路。

  孙中山之所以屡遭挫败而不言弃,是他坚信中国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纵然暂时失败,未来定会成功。他经常勉励革命党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政治信仰,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不气馁,不懈志,相信救国革命终有成功的一天。他多次说道:“天下之事,莫不成于艰难困苦之后。”“惟吾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孙文学说》中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文奔走国事三十馀年,毕生学力,尽瘁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促使其在极端险恶的环境面前始终为“振兴中华”而顽强不屈地奋斗。

  3.“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他再三强调:“一国之内,一物不得其所,便是我们的责任。”“人民所做不到的,我们要替他们去做;人民没有权利的,我们要替他们去争”。

  孙中山的全部人生目的是为了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他的人生目的和政治追求不仅超越了自身私利和家族利益的局限,也跨越了狭隘的阶级利益和党派利益的鸿沟。是他首开中国历史之先河,坚持把“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写进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他本着“天赋人权,胥属平等”的原则,下令前清“不得与平民齿”的贱民如闽越之疍户、浙之惰民、豫之乞丐、功臣家奴及薙发者并优倡吏卒等人,“一体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集会等私权;是他强调“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使用了“公仆”的概念;是他终生致力于直接民权和全民政治,欲使人民充分行使选举权、罢官权、创制权和复决权。为了消除民众对政府权力的担忧,他甚至要求民众“只要把他们(总统和总长)当作是赶汽车的车夫,或者是做屋的木匠,或者是做衣的裁缝,无论把他们看作是那一种的工人,都是可以的。”为了满足人民大众的愿望和要求,他再三强调:“一国之内,一物不得其所,便是我们的责任。”“人民所做不到的,我们要替他们去做;人民没有权利的,我们要替他们去争”。他为确保人民的权益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皮。

  他从不计较个人的毁誉得失和政治进退,也从不为家族谋取任何私利。辛亥年间,他力排众议,劝止其兄孙眉出任广东都督。被后人诘责的民元让位——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这正是孙中山“以人就法”、遵从众议的高风亮节,是其坚守法律的人生信条在行动上的反映。解职为民后,他回到故乡,在欢宴乡亲的讲话中坦然说道:“我做了临时总统,如今辞了职了。朝作总统,夕可解职,这是一个革命党人应有的器量。”他经常教导革命党人“平日立志,应该想做大事,不可想做大官。”对于情谊深厚的老友如杨鹤龄、乔义生、吴铁城等人的做官念想和关照请求,他也一概回绝。孙中山的人生追求代表了全体人民大众的利益,其不为个人、家族、亲友谋利益,不为本阶级、集团求私利的宽广胸怀和高风亮节,在中外历史上寥若晨星。这是孙中山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作者系西安航空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