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月12日,由美国漫威影业出品的科幻冒险电影《复仇者联盟2》上映。首映场票房达到3000万元,与前不久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在国内的火爆程度相当。美国英雄为何对中国观众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反观国内,我们是否又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国英雄形象,并用完美的故事阐述与精良的制作包装将其推向世界?
今年初,中国一家影视公司宣布将与美国知名勇士漫画公司合作,联手打造出继漫威和DC漫画后全球第三大超级英雄宇宙。此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业界的强烈关注,有媒体甚至喊出“中国人自己的超级英雄即将诞生”的口号,令中国观众兴奋不已。只是令人怀疑的是,这些诞生于美国本土的“勇士”们,果真能够落地成为中国人千呼万唤的本土“超级英雄”吗?
这些年来,中国观众对“超级英雄”的概念早已不陌生。从超人到绿巨人,从蝙蝠侠到蜘蛛侠,从雷神到美国队长,造型酷炫的各式超级英雄在好莱坞工厂新鲜出炉,便径直杀向中国市场,大有所向披靡的趋势,甚至上演了同一档期“两侠相争”的热闹戏码。新面孔层出不穷,老英雄的后续故事也前赴后继,一部部续集席卷而至,赚得盆满钵满。奇观特技鸣锣开道之际,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潜力,各类中国元素也开始出现在美式超级英雄片之中。只是,众多大片中的中国演员多角色卑微,戏份也往往以分秒计,而大部分时候,“中国元素”则体现为一个个生搬硬套的植入广告。
事实上,相较于深藏在大多数中国人内心的民族情结,“美国英雄”虽然令人大呼过瘾,却始终有隔靴搔痒的意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影迷更渴望看到的,不是一鳞半爪的东方花絮,而是黄皮肤英雄与中华文化所代表的“中国制造”。
其实,中国古代早已有超级英雄。从唐传奇到宋话本,从《搜神记》到《封神演义》,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名著中有太多值得开发的东西。况且中国素来有着自己的“超级英雄”传统——即武侠文化。自还珠楼主而下,经梁羽生再到金庸、古龙,武侠世界中渐次形成了倚重侠义精神和人情伦理的血统,这和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文化截然不同。相比之下,同样作为漫画大国的日本便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借鉴。日本漫画在中国的流行程度为美国漫画所不及,一大原因就在于,其核心价值观所内蕴的集体精神和情义人伦,正好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互相契合。美国的超级英雄虽然依托其强大的电影工业风靡全球,但要获得更为长久的生命力,也不得不考虑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问题。在这方面,“中国制造”的超级英雄IP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要打造出真正堪与“钢铁侠”“蜘蛛侠”媲美的国产超级英雄,只是背靠深厚的文化传统是不够的,制作水平的沟壑是需要跨越的另一道坎儿。迄今为止,好莱坞电影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累积起来的相当成熟的制片机制,都为超级英雄大片的生长提供了肥厚的土壤,使其天马行空的幻想皆能建筑在扎实的编导功力之上。反观中国,无论是寥寥无几的“超级英雄”电影,或是以正常人为主角的“英雄”电影,在人物塑造、情节线索、细节描摹、画面特技等方面亦屡屡僵硬失实、生搬硬套,既“不走心”,也难“接地气”。仅以《西游记》中的神通广大、七十二变的孙行者为例,以这个我们最为熟悉的本土“超级英雄”为题材,本来有无限广阔的创作空间,却还有许多开发不完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面对制作实力远远超前的好莱坞,中国电影的编剧水准、演员影响力和本土类型片的成熟程度,都会决定国产同类型电影的质量和角色的影响力。既要有“好”的故事,也要善于“讲好”故事——这不仅是国产电影的普遍需求,更是“超级英雄”横空出世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种特定的类型片,超级英雄电影有其特定的受众。为这类电影贡献票房的主要群体,正是那些满腔热血的青少年。“超级英雄”对于价值观正在形塑之中的他们,其引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现今国内电影市场上“国产”的超级英雄寥寥无几,以至于身披星条旗的“美国队长”席卷而来,我们竟无力抵挡。当我们为大洋彼岸的类型大片击节赞叹、自掏腰包之际,是否又该反思——中国电影何时才能依托博大丰厚的文化资源,开启自己的“英雄时代”?
凝聚精神的力量 弘扬理想的旗帜 | 2010-06-29 |
凝聚精神的力量 弘扬理想的旗帜 | 2010-06-29 |
“公司”怎样书写历史 | 2010-06-29 |
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 | 2010-06-29 |
论文选编(二) | 2010-06-29 |
弘扬五四精神,担当历史重任 | 2010-06-29 |
引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指南 | 2010-06-29 |
机器人:是福还是祸? | 2010-06-29 |
郭 湛:英雄必须尊重 | 2010-06-29 |
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 | 2010-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