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再想一想“耿飚之问”
朱珉迕
//www.workercn.cn2015-06-03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两个同样振聋发聩的问题,同样穿越时空且直击痛处,并共同构成一个理解今天的关键坐标——直指创新教育之觞的“钱学森之问”,促使我们思考“向哪里去”;拷问干群关系现状的“耿飚之问”,则提醒我们记住“从哪里来”

  如果再遇到危难考验,今天的人民群众还会不会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舍生忘死来保护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之际,当年著名的“耿飚之问”又一次摆在党员干部面前。据报道,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三期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研修班的全体学员,日前奔行1300多公里,寻访当年战火烽烟的革命老区,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1991年,已经退下来的老一辈革命家耿飚重返曾经战斗过的陕甘宁陇东某县,感慨于干群关系的恶化,对当地干部发出此问。据说,当年身处现场的干部们在听完耿飚的发问,纷纷陷入长时间沉默。20多年后的今天,恐怕也少有人敢理直气壮地说一个“是”字。不过,下面的情况倒是屡见不鲜:有人会暗自叫屈,在利益多元、社会巨变的时下,要得到群众的理解真是“比登天难”;有人更加直截了当:“手里端着米饭,嘴里吃着猪肉,最后还得骂你娘。老百姓就是这副德行!”……

  看看媒体近期的盘点,这类称群众“给脸不要脸”的“气话”,可是一些干部堂而皇之公之于众的。我们不知道这些干部有没有听说过“耿飚之问”,却不难想象“耿飚之问”在他们身上会得到一个什么答案。而他们未必想过的是,如何回答“耿飚之问”,可能关乎“生死存亡”。

  提起“耿飚之问”,人们很容易想到“钱学森之问”。几年前“耿飚之问”重新回归公众视线,多少也借了“钱学森之问”一点东风。两个同样振聋发聩的问题,同样穿越时空且直击痛处,并共同构成一个理解今天的关键坐标——直指创新教育之觞的“钱学森之问”,促使我们思考“向哪里去”;拷问干群关系现状的“耿飚之问”,则提醒我们记住“从哪里来”。

  从哪里来,自然是“从群众中来”。群众是执政者的力量之源,群众同样是党员干部的评判官。每一名共产党员都知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生命线”,唯有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党才能和人民群众关系更加密切,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不负人民的重托。

  这些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更不是表态性质的说辞。支持和理解,从来都是双向的。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正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60余年尤其是近年来的诸多事实也无数次昭示,“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

  这几年诸多官员落马,不少人东窗事发前并不把群众放在眼里,群众对此自有回应——在申维辰工作过的太原、沈培平工作过的普洱、苏荣工作过的南昌、丰立祥工作过的大同,当地市民听闻“大老虎”被打,都连夜上街放鞭炮庆祝,成为一时之景。“官员落马,百姓放炮”,足以给党员干部们上一课。说到底,把“群众观点”植根心里,化为言行,是赢得群众的唯一选择,也正是衡量共产党员本色的关键标尺。想一想群众在哪里,想一想群众需要什么,想一想群众痛恨什么——想清楚这些问题,“耿飚之问”其实不难回答。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