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上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料图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八年抗战,中国以一个军力、财力都远不如敌人的弱国,以血肉之躯和钢铁般意志,以气吞山河、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人民战争的壮举,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牢记中华民族积弱受辱的惨痛教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本报《理论周刊》将陆续推出专家文章,敬请关注。
——编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历史性的,又是世界性的。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怎么评价都不会过高。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从失败到胜利的伟大转折,为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画上了句号,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开端。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人类战争史上矗立起一座战略制胜的伟大丰碑。经过战争烽火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成为领导人民救亡图存、顶天立地的伟大砥柱。
民族复兴的伟大开端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屈辱,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列强几乎都欺负过中国。尽管中国人民进行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但都失败了。只有抗日战争,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实现了民族独立并为实现人民解放创造了条件,从而成为解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伟大开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开端。
抗日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毛泽东说过,抗日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斗争中没有一项比得上的。日本法西斯自始至终以灭亡中国、独占中国为目的,它们用赤裸裸、血淋淋的刺刀和铁蹄、屠杀和轰炸、强权和奴役、掠夺和残害,证明它们是世界上最邪恶、最凶残、最反动的势力。它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然而,历史辩证法是不能违背的。历史的灾难从来都是由历史的进步来补偿的。压迫愈甚,反抗愈烈。抗日战争以前所未有的气势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激发起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战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成长的洗礼地。亡国灭种的巨大灾难和危险,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主要依靠自己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誓死不当亡国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自觉为维护世界正义、推进人类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牺牲精神,都产生了质的飞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时期像抗日战争时期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民众动员程度如此广泛,全民族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如此强烈,从而成为夺取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国家命运,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是盟军在亚洲大陆最大的战区,是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的国家。战争后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创建,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使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初步确立,为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场战争不但是夺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战争,也是追求民主与进步的深刻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在抗战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提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方针政策,努力践行大众的民主诉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抗日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建立新中国积累和准备了充分的必要条件。
战略制胜的伟大丰碑
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战略制胜,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胜利。毛泽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的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和系统总结而达到成熟,而战略思维、战略智慧,则是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光辉之点。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持久战战略思想、游击战争战略思想,对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战略家,他对抗日战争的指导和观察,始终是着眼于战略全局的。针对国民党政府不发动群众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政府与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全国抗战一开始就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张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巨大威力。毛泽东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毛泽东反复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民力和军力相结合,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然而这一切,离不开动员老百姓。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有力地武装了全党、全军,有力地动员了全国人民,有力地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牢牢把握了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战略主动权。
毛泽东针对日本法西斯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和国内“亡国论”、“速胜论”的论调,先后发表《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重要著作,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毛泽东科学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所处时代和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等四个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准确判断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战略阶段,预言中国必胜、日本必败,有力地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论调。
毛泽东游击战争战略思想,第一次把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敌后游击战争广泛开展和不断扩大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是充分利用本土防御优势、以弱胜强、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的最有效形式。配合正面战场上一系列大规模战役行动,八路军、新四军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坚决地深入敌后,实行战略展开,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游击战争,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而且创建了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华北、华中敌后战场,谱写了中国人民气壮山河、威武雄壮反侵略的壮丽篇章,造就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的条件来说,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这样就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敌后和正面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这是中国的国情军情决定的,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这样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中外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开辟敌后战场并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共同对日作战,是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的伟大创举。这一战略举措,打乱了侵华日军作战前线与后方的划分,变战略内线为战略外线,变战略包围为战略反包围,与正面战场对日军构成了两面夹击的战略态势。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到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战场成为全面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
人类战争史已经充分证明,战争,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行为。战争是包括政治力、军事力、经济力、文化力、外交力等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博弈,说到底是战略的博弈。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胜者自胜,败者自败,看似偶然性在起作用,实则必然性在起作用。而对一个国家来说,战略思维、战略决断能力的有无和优劣,则是决定性的。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幸运的。我们不但造就了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战略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且造就了像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这样卓越的军事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
顶天立地的伟大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顶天立地的伟大政党。
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勇于担当的大无畏气概,始终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始终奋斗在抗战第一线,身体力行地组织与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1931年“9·18”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之时,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10个年头,还处在它的少年时期,而且正处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之时。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特别是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千锤百炼,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日益成熟坚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日益增强,党在组织上、作风上日益巩固和进步。毛泽东建党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成为全党的共识。在这期间,毛泽东先后提出和深化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建党思想,例如,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思想;关于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关于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关于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的思想;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三大作风”的思想;关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建设“三大格局”的思想;关于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的思想;关于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思想;关于充分发挥共产党人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建设廉洁政治的思想;关于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的思想,等等。在战争环境中建设党,用战争实践来检验党。这样的经历,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而世界上其他政党所不曾有的。这期间,党的建设同人民军队的建设几乎是同步发展的,都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发展壮大。红军从长征到达陕北时的6000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120万人,党的队伍也从抗战初期的不到8万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120万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证明了毛泽东的科学论断:“三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以史为鉴,不是陶醉于历史的辉煌,不是沉溺于历史的苦难,更不是陷于历史泥淖,而是洞察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大势,从而解决新的历史课题,推动历史前进。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70个年头,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即将迎来它的66岁生日。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满怀信心地胜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进行着更广泛更深刻的伟大变革。我们比过去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但能够站立起来,能够富裕起来,而且一定能够强大起来。这是不可阻挡的伟大历史潮流。(作者系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