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读“清华简”,发现大量作伪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分为五类:1.大量使用秦汉以后才产生的词语。2.袭用《尚书》逸句,编造《尚书》文。3.妄改《尚书》和《逸周书》的篇章,歪曲经典。4.胡乱编造周代的制度。5.文中表现出现代人的问题意识。
本文先举第1类的例证,只举一个词“瘇胀”,它见于《清华简(肆)》的《筮法》,竹简上写的是“瘇脹”,字形清晰。整理者的释文写的是“瘇(腫)脹”,认为“瘇”通“腫”,“瘇脹”即“腫脹”。
但是先秦文献中没有“胀”字,更没有“肿胀”或者“瘇胀”。“肿胀”首见于东汉末年,“瘇胀”首见于南宋,其产生有一个过程。
先从“胀”字说起。
《说文解字》没有“胀”字,而有“腹张”。段玉裁注:“张,汲古阁作胀,误。今依宋本订。古无胀字。《左传》晋侯獳‘将食,张,如厕’,即今之胀字也。”《左传》杜预注:“张,腹满也。”
元代戴侗《六书故》注“胀”字:“胀,知亮切,肉张起也。古通作张。”并且举《左传》的“张脉偾兴”和“将食,张,如厕”为例证。
秦代也只有“张”。《吕氏春秋·尽数》:“……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腹则为张为府……”“张”即“胀”。
西汉也只有“张”。见于出土文献的有:《张家山汉墓竹简·脉书》:“……使腹张……其腹胗胗如肤张状……”整理者注“张”同“胀”。《脉书》共出现3个“腹张”、2个“肤张”。《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共出现4个“腹张”。《武威汉代医简》有1个“腹张”。《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脉死候》有一个“腹伥”。“伥”通“张”,先秦已有“伥”字,如《荀子·修身篇》:“人无法则伥伥然。”
见于传世文献的有:《淮南子·缪称训》:“大戟去水,亭历愈张”。“亭历”是药名,“愈张”即“愈胀”。《故宫博物院藏中国书法千年珍品》有史游的《急就篇》:“寒气泄注腹胪张”。传世本《急就篇》颜师古注“胪”:“腹前曰胪……一曰胪,皮也。”
以上举出西汉只用“张”的例证共13个(其中1个是“伥”),样本足够多,证明西汉只有“张”字,没有“胀”字。其中9个“腹张”(其中1个“腹伥”),这表明它作为一种病名已经固定下来,所以《说文》收有“腹张”。
东汉出现了“腹胀”。东汉王充《论衡》两见“腹胀”。《论衡》大约著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东观汉记》两用“腹胀”,记同一件事,一在《帝纪·世祖光武皇帝》中讲隗嚣“腹胀死”,一在《载记·隗嚣》中讲隗嚣“腹胀而死”。《东观汉记》从汉明帝时开始编撰,至汉献帝时还没有完成。
《论衡》和《东观汉记》出现的“腹胀”都在许慎撰《说文》之前,许慎撰《说文》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至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00—121年),但是没有收“腹胀”,只收“腹张”。这有两种可能:一是《论衡》和《东观汉记》原本是“腹张”,后人整理时改为“腹胀”。二是在许慎之前虽然已经出现了“腹胀”,但是许慎认为“胀”不是本字,而是后起的俗字,所以不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第一册上《古代汉语通论》(六)的《古今字》一节中,指出《说文》收录古今字的原则是只收古字,不收今字,他举古今字“说悦”中的今字“悦”为例说:“许慎《说文》没有收‘悦’字,这说明许慎时代‘悦’字或者还没有产生,或者是产生了,但因为它是‘俗字’,所以没有收。”本文上面辨析的“张”“胀”,证实了王先生的判断,《说文》只收古字“张”,不收后起的今字“胀”。
东汉末年,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在《金匮要略方论》中大量使用“胀”字构成的病名,如“腹胀”“肺胀”“脾胀”“虚胀”“胪胀”“气胀”“肿胀”等。其中“肿胀”出现在《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中:“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张仲景是第一个使用“肿胀”的。
上述由“张”至“肿胀”的衍生过程,简要地说是:张(东周)——腹张(西汉)——“腹胀”(东汉许慎著《说文》前后)——“肿胀”(东汉末年)。在这个过程中,从“腹张”到“腹胀”最为关键:受“腹”字的影响,“张”的形旁“弓”被改为“肉(月)”,造出新字“胀”,由此“张”的一个义项“膨胀”就分化出来给了“胀”字,所以语言学家称“胀”是“张”的分化字。上述由“张”至“肿胀”的衍生过程,有它的规律性,其先后承续的次序是不可改变的。先秦人不可能写出“胀”和由“胀”构成的“肿胀”。
张仲景使用“肿胀”之后,它很快成为医学常用词,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可以看到大量的“肿胀”,但是和“肿胀”同义的“瘇胀”却出现得很晚,首见于南宋,用得也很少,这种现象和“瘇”字的词义有关。
《说文》没有“瘇”,而有它的异体字[疒童],解释说:“胫气足肿。从疒童声。诗曰‘既微且[疒童]’。[尢童],籀文。”段玉裁注:“胫气肿即足肿也。”《说文》只收“[疒童]”和“[尢童]”这两个异体字,而不收另外两个异体字“瘇”和“尰”,可能是因为许慎认为这两个是晚出的“俗字”而不收。
在先秦两汉文献中,有“[尢童]”“尰”“[疒童]”“瘇”,这四个异体字都表示“足肿”,其中“瘇”字出现得最晚,它首见于《汉书·贾谊传》所引《治安策》,其中有一段论“天下之势,方病大瘇”,共用了三个“瘇”字。这种病的症状在后世医书中有描述,如晋朝葛洪撰,梁朝陶弘景增补《补辑肘后方》描述“瘇病”:“足忽得瘇,腓胫暴大如吹,头痛,寒热,筋急,不即治之,致老不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这种病是由蚊子传播的丝虫寄生病,丝虫寄生在淋巴中,尤其在下肢淋巴中,引起发炎致肿,皮肤变厚而糙,如大象皮,所以又称“象皮肿”。
“瘇”表示“足肿”,它就与“肿”有关,却不是“肿”的同义词。医学家在使用这两个字的时候很注意它们的区别。如《黄帝素问灵枢经·水胀》记,岐伯在回答黄帝的问题时说到“目窠上微肿”和“足胫瘇”,有意区别使用“肿”和“瘇”。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足尰候》:“尰病者,自膝以下至踝及趾,俱肿直是也……亦言江东诸山县人多病尰,云彼土有草名尰草,人行误践触之,则令病尰。”“俱肿直”的“肿”不能写作“尰”,“尰病”“尰草”的“尰”不能写作“肿”。由于“肿”和“瘇”的意思有不同,所以不能把“肿胀”写作“瘇胀”。
但是南宋却出现了“瘇胀”,这是因为“瘇”不断扩大使用的范围,手肿、肺肿、头肿等都用“瘇”,这样“瘇”就通“肿”了,因此也就产生了“瘇胀”。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第一个使用“瘇胀”的,是署为宋窦汉卿著的《疮疡经验全书》,作者视“瘇”通“肿”。如:卷四《图论方·游丹》:“游丹者即遍身丹毒也,初发两手,青肿……瘇气遍身,入心内者即死。”卷十二《附录蛊毒桃生毒》:“昔一人肋下忽肿起,如生痈疖状”,用药治疗后,“其瘇即消”。两个“瘇”字都不是“足肿”,而通“肿”,所以这部医书中也就出现了“瘇胀”。
但是用“瘇胀”代替“肿胀”毕竟不合理,因为有些与足肿有关的病名是带有“瘇”(又作“[疒童]”)字的,如瘇病(又名大脚风、象皮肿)、“[疒童]敦疽”(足趾肿黑)、疔[疒童](脚疔)、足尰候(践触尰草致足肿)等,如果行文中“瘇”通“肿”,那么这些病名就可能被错误理解,所以绝大多数作者都不用“瘇胀”。中国基本古籍库中“肿胀”和“瘇胀”出现频率之比是1500多次(有重复)比15次(其中2次是“尰胀”)。
由上述“瘇”到“瘇胀”的衍生过程,我们可以断定先秦不可能出现“瘇胀”。且不说现存的先秦文献中没有“瘇”字,即使有,它也只是和“[尢童]”“尰”“[疒童]”同义,是“足肿”的意思,不通“肿”,它不可能和“胀”字组成与“肿胀”同义的“瘇胀”,更何况当时还没有“胀”字,只有“张”字,所以先秦绝对不会出现双音词“瘇胀”。(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相关链接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校友捐赠的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经碳14测量证实,系战国中晚期,未经“焚书坑儒”前埋入地下的竹简,部分专家认为对先秦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也有专家对“清华简”的真伪提出质疑。
现代汉诗的变革与方向 | 2012-01-20 |
孟昭连:“之乎者也”:语气词?标点符号? | 2012-01-20 |
江南国学:诗与思的中国对话 | 2012-01-20 |
江南国学:诗与思的中国对话 | 2012-01-20 |
江南国学:诗与思的中国对话 | 2012-01-20 |
江南国学:诗与思的中国对话 | 2012-01-20 |
江南国学:诗与思的中国对话 | 2012-01-20 |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 2012-01-20 |
“礼仪之邦”抑或“礼义之邦”考论 | 2012-01-20 |
“但开风气不为师” | 2012-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