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关注文艺界行风建设⑤
下基层岂是游基层
郑海鸥
//www.workercn.cn2015-07-30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去年以来,多次随各路艺术家到基层慰问演出。许多细节让人难忘。

  一次,寒冬腊月,舞台车是露天搭建,条件比较艰苦。观众依旧里三层外三层地挥舞着热情。演出中,不少演员抱怨天冷、舞台破、环境恶劣,并强烈要求取消进村下社区的交流活动——“还演什么演,让他们老老实实呆在家看电视吧!”

  又一次,大雨滂沱。一名演员冒雨草草演出后,狠狠地说,“我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干这活,太受罪了。”同行的记者小声嘀咕,观众还从头到尾都淋着雨呢。

  一边是基层群众在寒风里、大雨中的不熄热情,一边是“腕儿”“角儿”被宠在手心却还抱怨不停。让人百感交集。

  其实,有些“明星”之所以对基层不屑、与群众拉开距离,他们的心态无外乎两种:

  一是无所谓。下到某个基层表演,说白了就是“一竿子买卖”,既然演一次便不会再来了,便不用担心“回头客”的问题。反正世界那么大、观众那么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又有什么所谓呢?

  二是瞧不起。一些人有了几个粉丝、出了一点小名儿后,常常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上那些沾着泥巴的“土包子”,于是不屑一顾。

  在这些文艺工作者心里,跋山涉水的采风早已过时,深入基层的演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规定动作”。于是,唱唱就完了、挥手就走了的“游基层”场面屡见不鲜,与群众的物理距离倒是拉近了,心理距离却疏远了。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名作《文心雕龙·知音》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文艺的表达和观众的感受是个心心相印、互相体察的过程。文艺表演到底是灌注了真情真心,还是浮皮潦草的逢场作戏,观众心里都明白,感动他们的,他们会不吝啬掌声,敷衍他们的,他们便会嘘声一片。若把走基层当成“到此一游”,电视上一个样、生活中另一个样,不仅对下不解渴,对演员本身也无裨益,甚至就是在拆自己的台。

  之前听文艺界的一位老前辈说,现在许多年轻艺人之所以“生命周期短”“面孔昙花一现”,很多都是因为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没有经历生活的锤炼和艺术的提升,肤浅的作品和表演也就难以被人们记住。

  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高手也常常在民间。老艺术家孟于感慨自己“由小鲁艺到大鲁艺,真正向广大人民学习后,戏才演得好”;赵季平跑遍三秦大地,痴心探访民间艺术,从民歌山歌地方戏中得到深厚滋养;姜昆说“讲一百次不如下去一次”;关牧村在40年的基层演出中向生活和群众学习,促进表演艺术的升华。可见,为人民演出、和群众交流,还不仅仅是把慰问做到位、把演出送下去,也是了解群众需求、挖掘鲜活素材、吸收民间养分、启发创作灵感的必由之路。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若作品和表演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让艺术脱离实践,灵感就会枯竭,未能与时俱进,表演也会高冷,“那张旧船票”也自然“上不了观众的客船”了。

  说一千道一万,只有根向下扎得足够深,根基才足够稳,养分才足够多,艺术之树才能长青。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