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平台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共同印发了《浙江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对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任务和中办发〔2015〕2号文件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提高文化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省文化工作牢牢把握“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要求的新举措。习近平同志在浙江考察期间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应势而谋,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就文化建设而言,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推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多项指标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与省委、省政府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公共文化投入缺乏刚性要求;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还不够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文化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强调,文化建设要有魂,这个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弘扬浙江精神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感召力。《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提升全民文化素质。这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新平台。《实施意见》提出,我省将着眼于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效能化,着力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浙江特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体系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明确政府保障底线,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这是未来五年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南和遵循,我们应正确把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牢牢把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正确方向,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人民群众既是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更是公共文化的参与主体,中心地位不可撼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应该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个环节,这是一个大方向,不能动摇。各级文化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导向意识和阵地意识,对新形势下多元化的文化样式做出精准判断,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有效推动公共文化内容、形式和服务的包容性发展,切实发挥公共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始终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立足点。《实施意见》提出,要在促进26县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重点推进10个公共文化建设整体提升重点市县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各级文化部门要以省定《标准》作为基础,着眼均等化发展需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偏远农村、海岛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薄弱环节,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找准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文化需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短板。要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始终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实施意见》提出,要“改革完善文艺作品评奖方式、深入实施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持续开展优秀文化遗产和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务工人员集聚区”等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通过文化走亲、流动文化、分馆建设、网络数字文化等方式,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激发群众的文化创造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始终把将提高设施和机构的效能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点。《实施意见》提出,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努力做到按需配送,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各地要加强不同部门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和资源的统筹力度,在设施上互联互通、在资源上整合通融,实现共建共享、综合利用、融合发展。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核心,运用多种方式,健全群众文化供需对接平台,准确把握群众文化需求。要按照“建、管、用”并重原则,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与服务标准,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做到建设规范、管理科学、运营高效。要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点。《实施意见》指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实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地要加快理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充分激发社会活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作者为省文化厅厅长)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 2011-05-11 |
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应把握四个关键 | 2011-05-11 |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2011-05-11 |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农民精神家园 | 2011-05-11 |
中国梦想 浙江实践 | 2011-05-11 |
发挥人文优势 建设文化强省 | 2011-05-11 |
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 2011-05-11 |
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2011-05-11 |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2011-05-11 |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重点 | 2011-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