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1945年9月,在日本投降、中国抗战取得完全胜利的第二个月,穆旦(查良铮)写下了这首名作《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这位24岁投笔从戎、亲历了中国远征军缅甸抗日的诗人,以一句“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来纪念他的战友,来书写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史能入诗,诗也写史。中国历史上,曾有无数诗篇“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留下了历史的吉光片羽。虽无法详细完整地记录史实,却恰恰以诗歌特有的留白和凝练,创造了开阔的情感空间,唤醒了史实背后的民族魂魄。在八年全面抗战、十四年抵御日本外辱的斗争中,中华儿女留下了太多慷慨悲歌。而这段被诗句记载的悲壮历史,也最终成为一卷民族精神的史诗。
这是拥有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国度,却是在这场亡国灭种的危机里,才普及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四万万同胞之间,由亲缘认同、乡土认同,转向了对全体中国人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命运共担、同仇敌忾,化入郭沫若写于1937年的诗句:“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这是曾经有过近悦远来辉煌历史的国度,却是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赢得了近代第一次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内忧外患之后,重新走入世界历史。朱德的“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陈毅的“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早就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刻传递了胜必在我的信念。
这是拥有河汉灿烂文化的国度,却是在这场浩劫中,深刻地理解到什么是欲亡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先灭其文化。抗战解答了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同样解答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往何处去的困惑。知识群体经历了郁达夫“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的忧思,最终拥有了艾青式的笃定:“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
这是曾有着数千载民族传承的国度,但却是在民族危机的顶点,重新锻造了自己的民族精神,重新找到了民族复兴的起点。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宋哲元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李少石的“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陈毅的“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都是穿越历史的呐喊、热血写就的精神。
穆旦说,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但其实,因为他的诗句,今天的人们不但看见了历史,更随着诗人沉重的步履,进入了缅甸的原始森林,经历了枪林弹雨,在战友的遗体间前行。相信,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无论一个中国人在哪里读到上边那些诗句,哪怕是在公车上,哪怕是在地铁里,哪怕是在排队的时候,哪怕只读了只言片语,都会忽然心中一动,如同与一阵历史的长风相遇。
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事业 | 2010-03-23 |
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事业 | 2010-03-23 |
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事业 | 2010-03-23 |
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事业 | 2010-03-23 |
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事业 | 2010-03-23 |
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事业 | 2010-03-23 |
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 | 2010-03-23 |
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事业 | 2010-03-23 |
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事业 | 2010-03-23 |
宁波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2010-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