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三八线与柏林墙及其历史演变
——二战结束以来的几个历史遗留问题
高源
//www.workercn.cn2015-08-11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柏林墙是民主德国建立的一道隔离墙,称作“反法西斯防卫墙”,将整个西柏林包围了起来,防止东德公民跑向西德,是二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时代的标志性建筑。(资料图片)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残酷的一次战争,中国战场、欧洲西线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烽火连成一片,6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波及人口20多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有一亿左右的人伤亡,几乎毁掉世界一半以上的财富。

  现在全世界都在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中国将在今年九月举行大型纪念活动,规模超过俄罗斯。两个大国不约而同地举办庆典,是因为俄罗斯与中国分别是二战在欧洲和亚洲的主战场,付出的代价和牺牲最大。当时苏联牺牲了2700万人,如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有近50万将士阵亡,全城八九十万人口,战后只剩下几千人;中国则有3500多万军民死伤。

  虽然二战过去70年了,但它留下的历史遗产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仍然有着很大影响。最近,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说:“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这也是我们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目的。

  1.联合国和世贸组织是二战最重要的成果

  今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

  成立联合国的想法最初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谋划的。1941年8月,英美两国领导人动议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签署了《大西洋宪章》。不久26个同盟国代表在华盛顿集会,又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对《大西洋宪章》表示赞成,采用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联合国”这个概念。

  1943年10月30日,苏联、英国、美国和中国等几个大国在莫斯科发布了一份宣言,决定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当年12月1日在德黑兰会议上,美国、苏联、英国三国领导人再次确认了这个宏伟构想。

  1945年4月25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在旧金山起草了《联合国宪章》。当年中共领导人董必武代表解放区参加中国代表团赴美参与了这一工作,随后有51个国家先后签字确认,共同成为了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

  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在纽约正式成立,美、苏、英、法、中成为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这是二战胜利后最重要的国际政治成果。当时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是蒋廷黻,湖南邵阳人,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外交家,写过《中国近代史》,是南开大学历史系的创建者,担任过中华民国驻苏联和美国的大使,美国著名的中国历史研究专家费正清是他的学生。

  七十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战结束不到20年就爆发了二战,但二战结束70年了,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全局性战争,和平成了世界政治生活的主旋律,这就是联合国的贡献。

  除了“和平”,“发展”也是二战后的一个世界性主题。1947年10月,美国、英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贸总协定”,建立了一个由西方主要国家组成的经济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它促进了统一的国际贸易秩序与金融体系的建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1995年演变为“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中国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艰苦谈判加入世贸组织,目前该组织已有160多个成员国。

  当年因为冷战,“关贸总协定”这个经济组织最初是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的,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西方盟友在全球的经济主导地位,极力排斥、孤立苏联和中国,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这个组织逐渐没有了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壁垒。

  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市场的自由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紧密,共同的经济利益已经超越政治分歧,东西方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也是二战结束后再也没有发生全局性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关贸总协定的历史意义不能低估,它抑制政治进攻和军事侵略,但鼓励经济扩张和贸易渗透。

  这也是二战的一份历史遗产。

  2.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是二战重要历史遗产

  联合国1945年创立时只有51个国家,现在的成员国已达到195个。也就是说,目前联合国的大部分国家都是二战以后独立或成立的,这些国家过去大多都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在殖民地独立这个问题上,美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在西方国家中是后起之秀,它只有菲律宾一个殖民地,极力主张废除殖民地体系,让殖民地国家独立,以便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秩序和市场体系,因此战后在亚非拉地区,独立国家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国际政治生态。

  二战前独立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只有中国、日本、泰国、沙特阿拉伯四个独立国家,其余国家当时都是殖民地,都是战后独立的,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这样的大国和重要国家。

  非洲二战前也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南非和利比里亚四个独立国家,其他51个国家都是二战后独立或建国的。

  所以说二战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世界殖民史,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二战最重要的历史遗产。

  今年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纪念日,那就是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1955年4月,20多个二战后独立的亚非国家在印尼万隆第一次召开了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谋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国际战略格局,周恩来总理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亚非国家的纷纷独立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在战后对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所说的“中间地带的崛起”,初步形成了与美国、苏联三足鼎立的世界新格局,后来毛泽东把这个观点发展成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万隆会议标志着冷战时期的第三极国际政治力量的崛起,也是中国开始在亚非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的开始。所以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亲赴万隆参加了纪念活动,并高调推广“一带一路”和亚投行项目,产生很大反响。

  目前亚非有发展中国家100多个,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一半,而中国在亚非地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和强国。

  3.二战后东西方的冷战及意识形态的对峙

  二战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是冷战和由此衍生出来的意识形态对峙,这是70年来困扰世界和平的一个政治幽灵。

  1946年3月,英国卸任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母校发表了反对苏联和共产主义的铁幕演说《和平砥柱》,极具鼓动性,被视为冷战宣言,揭开了冷战序幕。丘吉尔是个天才,不仅是政治家和演说家,还是历史学家和画家,能记住5万多个英语单词,但战后保守党大选失败,黯然下台,他曾引用古希腊名言自嘲:“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后来丘吉尔写了360多万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前些年被英国人推举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二战胜利后,德国瓦解,美苏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在1947年至1991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40多年间一直存在着政治军事上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即以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北约成员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和其他华约成员国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双方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对峙就是所谓的冷战,双方都在搞军备竞赛,其拥有的核武器数量都可以将对方毁灭几十次,但始终没有正面冲突。美国战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推行的“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都是冷战时期的代表作。

  在冷战时期,中国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站在苏联一边,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开始走中间路线,在美苏两个之间寻求平衡。这种中国式智慧和实用主义外交政策为后来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外部环境基础,也是最近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基桩。

  这里简略介绍一下美苏冷战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主要有封锁柏林危机、朝鲜战争、苏伊士运河冲突、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等,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与较量。

  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与古巴关系在1960年开始恶化,其实过去两国关系不错,海明威就在古巴居住过20年,诺贝尔奖获奖作品《老人与海》便是在古巴完成的,1960年他回美国后因两国交恶就不能再去古巴了,不久他选择了自杀,可见海明威有解不开的古巴情结。1961年古巴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10月苏联帮助古巴部署建立导弹基地,被美国空中侦察机发现,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战略神经,也引起了世界的恐慌,美国调动八艘航空母舰和最强大的登陆部队封锁加勒比海。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都高调发表有关对峙声明,后在国际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苏联答应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设施,美国也承诺不进攻古巴,双方妥协,危机化解。这是美苏冷战时期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差点引发核战争。

  柏林墙:这是当年民主德国建立的一道隔离墙,称作“反法西斯防卫墙”,将整个西柏林包围了起来,防止东德公民跑向西德,是二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961年,全长155公里,高约三四米,开始以铁丝网隔离,后改为坚固的砖墙。当时西方强烈抗议,美国宣称要动用武力保卫西柏林,美苏都出动装甲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被拆除,它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结束,柏林墙存在期间有5000多人越过柏林墙逃往西德。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

  此外1983年发生“苏联击落韩国客机”和“北约优秀射手军演”也是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都差点引发战端,最后都化险为夷。这就是冷战的特点,开始剑拔弩张,最后偃旗息鼓。

  由于冷战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背景和政治色彩,冷战结束后,东西方矛盾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并没有完全化解,冷战思维一直在干扰和影响着国际关系特别是东西方国家关系的和谐。

  4.朝鲜半岛问题是二战最大的历史后遗症

  目前的朝鲜半岛问题是二战遗留下来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当然,北纬38度军事分界线早在1904年日俄战争前就有了,是日俄两国在朝鲜半岛势力范围的分界线,这条长达248公里的分界线人为地把统一的朝鲜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面积与人口大致相当,甲午战争后,日本独吞朝鲜,1910年被划入日本版图,至1945年统治朝鲜35年,但三八线这个政治地理概念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抗战后期,日本将三八线以北的日军划归关东军统一指挥,而三八线以南的日军则听从大本营的调遣;二战结束时,美国与苏联两个大国商定在朝鲜半岛也以三八线作为两国接受日军投降的界限,苏联红军在北部接受日军投降,实际上苏联红军于1945年8月8日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后,也很快占领了朝鲜北部领土,这让美国非常紧张,所以与苏联交涉后确定三八线以南为美军的受降区。

  1950年6月,朝鲜爆发战争,美国迅速以联合国15国联军名义介入,战火延至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随后中国派出志愿军支持朝鲜,志愿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经过五次大规模的作战终于把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

  朝鲜战争是二战结束后冷战时期第一次局部热战,战争双方于1953年最后和平谈判时也以三八线为停战界限。

  目前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实际上都是二战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发酵。南北双方互不信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尖锐对立。(作者系湘潭大学客座教授,本文根据作者近日在湘潭大学逸夫楼第二报告厅演讲修改)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