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历史之中对于我们最熟悉却也最陌生的就是当代史,因为时间接近,当事人与记录者往往同代,所以从情感与理智上就会出现纠葛。最近阅读了15位不同学者的著作受益良多,对当代史学方法论有了几点新的思考。
历史的动人之处便在于其中的紧张感和复杂性。透过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这种魅力。如通过孔飞力在《叫魂》中对皇帝、官员、民众三个视角的解读,我们可以感知乾隆朝盛世外表下隐藏在政治和社会中的张力。通过罗威廉对清末百年间年汉口这个城市的细致描绘,我们可以感知在晚清时期国家与社会之间是如何互动的。通过裴宜理的《上海罢工》,我们感知来自不同地域的工人、从事不同产业的工人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是如何被卷入各种罢工浪潮的,以及他们又分别是如何参与到国共两党的政治当中去的。而通过萧邦奇的《血路》,我们又可以感知到在革命的大背景下个人在不同的场所是如何以不同的身份行动的,以及他所作出的选择与其时代背景又是如何产生纠葛的。
如何成功地展示出历史的这些魅力则是我们应该不断去学习的。通过阅读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等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对历史的宏观把握的重要性。这两部作品之所以被一版再版,奉为经典,正因它们从宏观上对历史做出准确而深刻的把握。他们提出的许多命题和观点,在今天仍很有价值。
而只单纯地停留在宏观把握上则很容易导致空洞和无意义的重复,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具体而细致的历史场景的把握。人类学的方法对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件放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加以考察很有启发意义。如阎云翔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中,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小村庄里五十年来发生在爱情、婚姻、家庭、私人空间、孝道、生育观念等方面的变化,透过这些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国家的力量对每个个人的影响。阎云翔正是因为在该村有过长期生活经历,故而可以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历史细节。而我们也应尽量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自己的敏锐意识。
把握历史场景的复杂性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发掘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刻含义。例如费约翰在《唤醒中国》中通过“唤醒”这一概念将“狮子”、“中山装”、“‘华人与狗’牌子”等等符号关联在一起,使“唤醒”成了理解革命过程的一条线索;孔飞力透过“叫魂”案件看到了常规权力与专制权力之间的博弈。这些精彩的叙述都提醒我们要在复杂的政治、社会时代感中,去体会符号后的隐喻。
对同一事件进行多个不同视角的分析也是值得重视的。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与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二者所用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但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作品。裴宜理的《上海罢工》中,也分“地缘政治”、“党派政治”、“产业政治”三方面来论述,分别运用了社会史方法、政治学方法和工业社会学方法,而三方面又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不同视角的分析能在多方面打开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历史场景的把握能力。
中国环境史学的发展前景和当前任务 | 2012-10-12 |
兰克传统与20世纪“新史学” | 2012-10-12 |
计量史学的过去与未来 | 2012-10-12 |
计量史学的过去与未来 | 2012-10-12 |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 2012-10-12 |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 2012-10-12 |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 2012-10-12 |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 2012-10-12 |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 2012-10-12 |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 2012-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