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火爆的玄幻和孤独的《三体》
封寿炎
//www.workercn.cn2015-08-26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摘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桂冠,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和亚洲作家。虽然大奖带来了无比荣耀,但并非意外的“惊喜”,而是实至名归。在国内的科幻界、读书界,《三体》已经久负盛名,甚至创造了只有赞誉、难见差评的罕见景象。

  有人说,刘慈欣仅凭一己之力,就使中国的科幻小说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这对于作家本人来说,固然是崇高的盛誉;但若从另一方面解读,其中何尝不隐含着十分的无奈。刘慈欣和《三体》的一花独放、单峰耸峙,反衬出的是科幻小说界的整体低迷。就整体而言,无论是科幻小说的创作、出版、阅读和传播,还是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等衍生艺术形式,中国跟世界先进水平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有人说,中国科幻小说不彰,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性普遍缺乏想象力。这种说法很难站得住脚。翻开上古神话,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开始,先民们奇诡瑰丽、光焰万丈的想象力,丝毫不逊色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后来即使长期浸淫于儒家“敦厚教化”的文化气质中,但在“子不语”的广阔领域,“怪力乱神”仍然从主流文化中斜逸一枝,汪洋恣意地风生水起了两千多年。也有人说,现在的填鸭教育、应试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可实际上,玄幻正是现在青少年最喜欢的文艺题材之一。无论是网络文学、漫画作品,还是影视作品,玄幻题材都在青少年中拥有庞大而狂热的拥趸。其中那些飞天入地、瞬息千年的构思,那种自由而澎湃的想象力,令人惊叹。

  科幻小说整体低迷,并非由于国人缺乏想象力,而是由于科学素养普遍缺失。玄幻小说与科幻小说之间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前者是“软”的,不需要专业硬度;后者是“硬”的,不能违背科学逻辑。写玄幻小说,作者不妨“脑洞大开”,爱怎么想、怎么写都行,甚至人物、故事、情节越奇幻越好。写科幻小说就没有那么自由了。想象力的“翅膀”,要借助科学的“风力”飞翔,要在科学原理、科学规律的框架之内,进行符合逻辑的想象和演绎。对于创作者和阅读者来说,哪一种小说更难呢?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符合科学逻辑、具有专业硬度的科幻小说,当然比天马行空、信笔由缰的玄幻类小说难度更高、要求更高。

  青少年群体普遍接受学校教育,可为什么他们更追捧科学含量低的玄幻小说?实际上,科学素养并不仅仅是课堂上教授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凭借理性和逻辑去怀疑,去分析,去认知。而基于科学精神的探索,在触碰到宇宙、生命这样的宏大课题时,也必然同人文精神引发共鸣,从而进一步激活思想的锐度和深度。像《三体》、《黑客帝国》这样的优秀科幻作品,对它们的讨论有许多都在哲学范畴展开。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人们就难以领会科幻小说的精彩之处,只会对开启主角模式逆袭成为英雄的玄幻作品乐此不疲。

  浸淫于玄幻文化,而科幻文化缺失的青少年,将以怎样的面貌走上社会舞台,目前我们还难以预料,因为这些“90后、00后”的青少年们年龄尚幼、尚未定型。这个年轻群体中最早登台亮相的几个代表人物来自创业界,“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情趣用品”的马佳佳、“一亩田”的邓锦宏、“云视链”的金证济苍、纯电动跑车“游侠X”的黄修源等等,他们初出茅庐的表现,已经让各界人士“弹眼落睛”——这是把工作和生活当成玄幻小说来写的一群人。甚至在被人直斥“无耻”之后,这些年轻人毫不介意,继续淡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许对于“玄幻一代”而言,别人眼中的奇幻,却是他们世界里的真实。那些不打草稿、信口开河的牛皮,也许他们自己深信不疑。

  期待《三体》带来中文世界里科幻小说的崛起,这当然是个美好的愿望。然而眼下的现实,却只有玄幻小说的火爆繁荣。科学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倡导创新驱动的时代,科幻冷而玄幻热,显然不合乎情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