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梦”作为凝聚着中国文化元素的思想品牌,它一经提出就具有了文化的象征意义,具有统摄人性生成功能和塑造人类文化的作用。当“中国梦”作为文化的表现功能时,它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全面适用性,打开通向世界之门,让 “中国梦”走向世界;它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区分各种关系,铸造民族文化的个性;它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创造性,赋予主体一种创新的能力,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中国梦”的文化表现性表征了它的价值:振奋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认同中国道路,感受中国形象。
“中国梦”的文化维度
2012 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其后,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丰富,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作为凝聚着中国文化元素的思想标识,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生生不息的要素,又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
第一,从空间维度上看,综观“中国梦”在一个总体化的体系中指定这个对象的位置并规定它在体系中的地位。从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梦”是宣言书,它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梦”指向时间的第三维——未来之维,“中国梦”是对中国未来的一个指向,是中国人的梦想。一般而言,我们常常关注时间的两个维度,现在与过去的关联,然而,对人类生活结构似乎更为重要更足以表现其特征的方面是未来之维。在我们的时间意识中,未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正如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所说 “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这乃是人的本性的一个必要部分。”
第三,从文化维度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价值维度就是优化自己的生命存在所追求的意义,是对不同主体的理想的生存状态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 .通过人化的实践活动,“中国梦”呈现出一个对象性的存在,在此意义上,“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样,“中国梦”从不同的价值主体的层面,肯定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充满信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传统,表征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族精神。
“中国梦”的文化表现功能
“中国梦”的文化表现是通过“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的”这两个功能来实现的,它使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关系联系起来。在此意义下,“中国梦”向世界人民表达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表达“中国梦”的民族文化个性、文化创造性、文化包容性和文化象征性。
1.“中国梦”表现了民族文化个性。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促进世界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在现当代整个世界转型过程中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身份意识,提高了民族文化的自觉精神。那么如何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从个体的人做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任何个人都是在共同体中,以特定文化同一性方式存在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共同体,共同体意味着整体性和集体性。尽管在社会身份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差别。文化交流、对话与交往以文化个性为基础和前提,差异性是交流与沟通的意义所在。
2.“中国梦”表现了文化创造性。“中国梦”作为凝结着中国文化元素的符号,它演化生命形式,塑造人性,创造文明。文化作为人类的生命生成方式,其根本意义在于生命生成的超越性、自由性,在于生命生成的自觉性,在于创造,在于构建民族的精神家园。这种文化创造活动在于服务于人的生活、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的生命存在。实践是人成为人的根源,文化则统摄着人的存在和人的生成。通过创造性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通过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赢得国际竞争力和广泛的国际认同。
3. “中国梦”表现了文化包容性。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兼收并蓄和求同存异。“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在此条件下,我们中国人与其他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就要求同存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我们希望,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都能够共享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各国人民的意愿都能够得到尊重,各国能够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开放包容,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我们要秉持开放精神,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共享发展资源,推进区域合作。”
4.“中国梦”表现了文化象征性。象征性是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期待,是人类心灵最显著的、最真实的外化,是一个被人格化的表现,蕴涵着强大的超越性精神力量,人们的思想、愿望等精神性的东西都凝结到标志符号上。它的主要意义在于创造某种人格理想或精神境界。一旦某些事物或图形成为象征角色时,它们就具有了超凡的魔力,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及行为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追梦的过程中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期待:既是民族的文化期待,又是每一个人的文化期待。
“中国梦”的文化内涵
“中国梦”向世界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理念,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创造性、包容性和象征性,特别是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中,表现着“中国梦”的文化意义,对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振奋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民族魂”,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思想的开拓者。中国精神是“中国梦”核心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血脉,是长期形成的团结的力量。有了这样的民族精神,我们就能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基因,将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的时代步伐,有了这样的时代精神,我们就能扩大视野,借鉴吸收世界各个国家一切对我有利的部分,兼收并蓄、与时倶进地发展自己,形成巨大的力量。
2.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中国力量的体现者。在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的同时,每一个个人的历史主体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充分肯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认同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道路选择正确,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就会步入坦途,人民就会幸福和安康;道路选择错误,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就会遭受挫折,人民也会痛苦和受难。当今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我们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必须珍惜,必须坚持走下去。
4.感受中国形象。这将是一道亮丽的社会景观。当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形象就是一个民族的大写的整体性人格境界。在新的历史时期,让人们感受“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对中国梦的几点解析 | 2013-03-19 |
“中国梦”的多维分析 | 2013-03-1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价值支撑 | 2013-03-19 |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 2013-03-19 |
奏响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 | 2013-03-19 |
深度解读中国梦的精品力作 | 2013-03-19 |
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研讨会发言摘编 | 2013-03-19 |
中国梦亟须国际化解读 | 2013-03-19 |
信息快递:让国际社会了解我们党的创新理论 | 2013-03-19 |
中国精神是文艺之魂 | 2013-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