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核心价值理念往往与文化传统与文化积淀息息相关、一脉相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明确文化渊源和民族文魄,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走好中国道路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在明确文化渊源和民族文魄。清代学者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可见文化血脉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任何一种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所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抛弃了传统文化,就是放弃了根本,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凭空产生,不是无根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恰是借鉴并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其价值根源。比如富强是中华民族千年夙愿,“民惟邦本”的政治理念以及“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朴素的民主理念,“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等等。
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同样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比如“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等等,就反映了古代质朴的公正与平等观念。
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导向。比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最稳定的文化基因,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者,天之道也”是为人之本,等等。因此,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血脉相承、文脉相连。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正如“软实力”的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所说的那样,“中国最强的软实力根植于自身文化之中”。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所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就在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自觉和自信。
首先,是走好“中国道路”的需要。我们正在进行着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面对着各种文化价值的冲击和社会思潮的碰撞,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价值和文化坚守,破解各种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侵扰,而通过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贯,无疑可以使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气神更加充足和饱满。
其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需要。我们的发展是一种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种坚持“和而不同”的和平崛起道路,能否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能否打破“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的西方话语偏见,能否发出和传播我们自己的价值理念,能否为人类文明做出我们的独特贡献,需要我们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而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最佳支撑。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毛泽东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合理继承和发展、创新和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会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滋养,从而孕育发展成为一种与传统相对接、与社会主义相符合,与现代文明相融汇的新型现代文化。
首先,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深入挖掘和阐发,就不难发现其蕴含着国强民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目标、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公民的价值导向等现代价值,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能使我们更好地实现传统价值理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结合。
其次,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空,需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时空转化,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比如“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均贫富”等思想,就需要具体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的时代内涵,才能进一步对接和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抒写时代的“唐宋篇章” | 2009-08-21 |
抒写时代的“唐宋篇章” | 2009-08-21 |
抒写时代的“唐宋篇章” | 2009-08-21 |
抒写时代的“唐宋篇章” | 2009-08-21 |
民主社会主义的流变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2009-08-21 |
民主社会主义的流变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2009-08-21 |
民主社会主义的流变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2009-08-21 |
民主社会主义的流变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2009-08-21 |
民主社会主义的流变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2009-08-21 |
民主社会主义的流变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2009-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