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图为再现夏禹治水场景的浮雕(局部)。
禹,史称大禹、帝禹。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相传,禹勤劳国事,受命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的方法治服了洪水灾害,他亲自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使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因禹治国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国号夏。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夏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现仍存禹庙、禹陵、禹祠。据史记载,从夏启开始,中国历代帝王都亲自到禹陵祭祀他。
时间回到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生活非常困苦。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大家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为了解除水患,他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完成这个任务。由于鲧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把洪水治住,反而水灾越来越大。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便毅然决然地告别新婚妻子,赶到治水的工地。
夏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夏禹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夏朝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从此,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
夏禹亲自率领部落20多万治水群众,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浩大工程。除了指挥外,夏禹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作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在治理洪水过程中,夏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第一次,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哭声,他没有进门看孩子一眼,只怕延误了治水;第二次路过家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咬牙离去;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说了几句话,又匆忙离开。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治水工地上传为美谈,激励着人们去战胜洪水。在夏禹领导下,几十万部落群众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帖帖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在中国古代最早词典《尔雅·释水》一文中记载了太史、复釜、胡苏、徒骇、钩盘、鬲津、马颊、简、洁等九河的名字。而九河故道流经之地,均在黄河下游,即今河北、山东之间平原上。黄河中下游流经黄土地带,饱含泥沙。在禹治水以前,夏秋两季洪水常在东方大平原上泛滥。这里的主流有十几条,夏禹顺水势之自然,把主流干道加深加宽,使“水由地中行”,上流有所归,下流有所泄,使九河不至为患,东方水患得到治理,于是人民可以“降丘宅土”,发展农业生产。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载:“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时至今日,黄河两岸仍广泛流传着夏禹治水的传说:如宁夏的青铜峡,晋陕之间的龙门,伊水流过的伊阙,都说是夏禹用神斧劈开;著名的黄河三门峡砥柱石及三门——神门、鬼门、人门,也说为夏禹所凿,甚至鬼门岛上的两个圆坑,也被说成夏禹从狮子头骑马跃过三门时,马失前蹄所留下的印记。
夏禹治水立大功,接替舜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后,在吃喝上非常俭朴,可是敬天地鬼神却很尽心;自己穿的衣服很不好,可是对于祭服和礼帽,却收拾得很美观;自己住的房屋很矮小,可是对于群众田间的水路,却尽力地讲究。有古诗云:“夏禹治水,过门不入,菲食恶衣,俭勤莫及。”夏禹公而忘私、俭勤治国、不畏艰险驯服洪水的伟大业绩,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