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徽州古村落的地域特色与保护利用
夏淑娟
//www.workercn.cn2016-02-01来源:安徽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古村落是“乡村文化的活化石”,徽州古村落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被誉为“最美乡村”,园林化的村落组景、独具特色的建筑类型、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体现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生态和社会历史文化,是徽州独具特色地域文化的“标本”。徽州现存的古村落群遍及各个角落,如何守望这片“乡愁”,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修复与创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做到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持久关注。

  一、徽州古村落的地域特色

  徽派建筑是中国乡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地域化特征明显。徽州古村落依山傍水而建,村民聚族而居,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将自然形态与村落营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既改善和提高原有的生存与生活环境,又突出了社会责任感与个人精神追求。

  徽州古村落布局形态受山水环境的影响。徽州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八山一水一分田”,依据山形水势,徽州古村落形式多样,有处于盆地之中的块状村落,有沿河流或顺山脉、山坞呈带状分布的线状村落,更多的是复合式的村落形态。许多古村落在后期规划建设中因势利导,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结合,逐步完善人居环境,形成独特的“仿生”型环境,如宏村的“牛”形、西递的“船”形、石家村的“棋盘”形,渔梁的“鱼”形等,生存与发展的调适造就了生态宜居的“最美乡村”。

  徽州古村落演化过程中经历“移民性”到“本土化”的转化。中原世家大族三次南迁时“择地而居”,村落选址模式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集合了风水因素、安全功能、生活需要等多方面元素。族群聚居与族群管理是徽州古村落社会的主要特点,水口、街巷、祠堂、天井等围合空间序列呈现“内向性”;马头墙的出现,矫正了徽派建筑森严、凝重的建筑形制,高低错落有致的群体组合增加古村落韵律与灵动;路、桥、井、台、阁、塔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补充,完善了村落园林化的景观群组。

  徽州古村落文化丰富多彩。徽籍精英与徽商在村落建设上不遗余力,带动村族乐善好施,敦邻睦里,新安理学、新安画派等文化教育活动得以全方位发展,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徽州古村落祠堂、书院、水口、园林的营建处处别具匠心,氤氲着浓郁的生活文化气息;建筑物的门、窗、柱等不同部位构件的雕刻装饰蕴含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徽派建筑“三绝”“三雕”是徽州“乡愁”中抹不去的记忆。

  二、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徽派建筑作为旅游资源进入大众视野。 90年代以来,西递、宏村作为我国古村落群的典型代表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多处古村落、古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居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现代人高度重视的课题,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人民对生活要求的提高,使徽州古村落面临严峻的考验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从保徽、改徽、建徽到“百村千幢”保护利用工程,徽州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出现简单拆旧建新、破坏文物的现象,徽州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一直是研究讨论的热点之一。

  徽州古村落、徽派建筑保护涉及乡镇规划、历史学、人类文化学、建筑学、美学、力学、民族学等学科。在保护利用实践与科学研究过程中,各学科从不同角度收集资料,资料占有分散,资料整理存在重复劳动,出现“各行说各话”的现象,交叉学科难以沟通,科研成果与工程实践脱节。

  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单位面积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智力支撑,涉及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基础实施建设、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内容,分属文化、旅游、民政、水利、国土、建设、规划等多部门管理,各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各行其事,保护利用过程中统筹协调难、协同推进难。

  徽州古村落、古建筑分散各处,保护利用程度不均衡,散在各村镇、偏远地区的古民居、古建筑破败严重,关注度不高甚至无人问津,自然破坏、人为破坏、建设性破坏等情况时有发生并呈现综合破坏现象,部分传统村落逐渐消亡,古建筑构件流失严重,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任务艰巨。

  三、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思考和对策

  徽州古村落得山水之便,经过数千年的演变、积淀与优化,聚落规划、建筑营建、景观塑造、装饰运用处处展现独特的魅力,对古村落、古建筑等实物遗存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保护、深层次研究与合理化利用,需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多部门联动,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彰显与弘扬徽文化。

  1.保持古村落生态环境整体性。徽州古村落以“天人合一”的优良人居环境而广受称道,现存的徽州古村落中,除被打造成旅游景区外,大部分处在或面临无章可循的改造建设,新建、扩建建筑求新、求异,缺乏文化内涵与本土特色,与传统古建筑融合性差,破坏古村落整体风貌。因此,古村落保护首先需要遵循整体性与功能性的原则,传承传统的村落规划、景观规划理念,合理开展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规划,在不改变村落原有格局的基础上,按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政和安全配套设施等,改善民生需求,优化生活体系,推动特色城镇化建设。

  2.推动古村落建筑风格创新。粉墙、黛瓦、天井(四水归堂)、马头墙(五岳朝天)等徽派建筑特征,是在特定条件下人、建筑、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如今徽州村落建设中,这些地域建筑特征局限于外在形式模仿,建筑文化符号的使用缺乏根基,变成简单的拼贴。在新形势下,需要探索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将徽派建筑中优质基因经变异、改良后植入现代建筑中,满足当代社会环境与生活需要,提升建筑风貌的整体控制,保持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赋予古村落与村落建筑新生命。

  3.保持古村落文化多样性。徽州古村落文化涵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多维文化于一体。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徽州村落许多传统文化特质逐渐消失。传承徽州文脉,一方面需要激活“徽州三雕”等有形载体,探索新型材料,改良技术流程,使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接轨,以现代的语言与表现方式传递文化信息,突破特色城镇化发展瓶颈制约;另一方面需要复活无形资源,把文会、赛会等当地民俗历史文化与文明和谐乡风建设融合起来,宽视野、多角度挖掘静态资源的价值内核,将现代理念注入传统文化之中,综合利用文化创意与现代科技,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运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培育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让文化内涵在业态层面带动传统村落焕发生机。

  4.规范古村落保护利用。徽州古村落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主要载体,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得益彰。近年来城镇化建设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村镇规划,各种用地布局不合理,徽州古村落环境恶化,水系与景观水体出现污染,望得见青山但面临失去绿水。古村落污水处理与改善水质既需要先进科研成果与理论支撑,更重要的是规范法令法规,截留污染源。伴随着旅游开发与文化策划,人文生态也被曲解,有些古村落的历史演化、村落形态、规划格局的解说简单化、故事化、风水化,隔断了文化脉络与历史文化的原真性。徽州古村落作为一张名片,我们应该全面、正确、规范阐述蕴含其中的徽文化内涵,推动传统旅游产业升级。

  5.注重古建筑可持续保护利用。徽州古村落是有机整体的“躯干”,各类建筑遗存是构成“躯干”的“筋、骨、肉”,记录徽州建筑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古建筑单体承载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可持续保护利用路径可依据建设年代与技术传承的差异,合理分类。一类是文物型(被动型)保护利用,对重要的或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传统建筑、历史久远的古建筑、难以修复的既有建筑(群),将实体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维护或修复,建筑的原功能丧失或衰败,仅供观赏和研究。一类是开发型(主动型)保护,对一般性的或没有特殊价值与意义的古建筑(群),保留古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实体,按现代功能与要求,从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的总体考虑,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目前保护利用的古村落、古建筑(群)多为综合型保护利用,兼具文物型保护与开放型保护。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