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创新发展宁波文化产业
//www.workercn.cn2016-02-18来源:宁波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为宁波和丰创意广场

  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指针。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宁波文化产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正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创新力不足、文化精品缺乏等问题。如何将创新融入文化产业发展血脉中,提升文化产业供给结构,以更多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供给释放市场活力,是宁波文化产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集中优势打造“文化工业”

  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一种新型文化发展形式与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手段,进行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市场活动。其内涵在于文化工业化,其外延则集中表现为文化财产、文化认知及传媒载体三个层面。文化产业是为了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物质的、知识的、技能的、教育的、娱乐的、休闲的等等,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市场的需求。文化产业的水平与规模,是由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消费程度决定,也是社会现代化大生产和当今市场经济进一步开发的必然结果。目前,宁波文化产业在宁波经济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纳入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之中,全市在大力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以推动宁波文化产业平稳快速地向前发展。

  观诸宁波文化产业,可以说喜忧参半。从纵向发展看,产值由本世纪初的几十亿元至2014年达三百余亿元,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获得过中央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支持,而且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贸易形式的创新、市场主体的培育、投融资渠道的开拓、产业环境的优化等方面都有过不错表现。但从横向比较看,自“十二五”以来,宁波文化产业与同类计划单列城市厦门、大连、青岛、深圳等相比,尚处整体落后状态,省内的杭州、金华等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也比宁波领先。宁波文化产业的软肋主要表现于创意特征不强、关键技术缺乏、市场竞争力低下、产品附加值不高等。更令人担忧的是,行业信息化程度低以及文化产业人才紧缺,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宁波文化产业群体性发展的拓展空间。

  因此,要深化、理解并转化为“文化工业实力”的观念,以集中产业资源、市场资源,资金资源及专向人才资源等,努力打造宁波“文化工业”的“新业态”,使其成为带动宁波中小经济实体在“十三五”期间的新动力引擎。

  为此,需要考虑的是:一者,要强化政策保证的基础,继续加快宁波传统文化产业的自醒与凝聚的步伐。宁波本土不仅要有一大批像“十里红妆”、“奉化布龙”、“宁海耍牙”等具有国内外表演影响力的非遗文化产品,而且需要更多引进像安建这样的知名电视剧编导,以便带来诸如《小姨多鹤》、《北风那个吹》等有影响的影视作品。同时,也要看到像毛尖、乐嘉、周立波等目前在文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宁波籍文化人,至今尚未给宁波家乡带来文化产业方面的联动效应。要在文化产业的人才政策上做好文章,很多政策性的保证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出台的政策也不能偏“软”、偏“空”,应当像对待工业科技人才一样,给予明确的扶持指标和资金储备,这样才能为宁波文化产业核心亮点的出现打好基础,并逐步创建有效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二者,要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文化政策宣导,促使“文化工业”成为宁波一支具独特战斗力的生力军。从宁波区域着眼,北仑的临港工业、余姚的塑料工业、慈溪的小家电、宁海的模具业等,片区的传统工业特色明显,但规模效应不大,品牌确立偏小,创新协作缺乏。所以,亟需对行业、尤其是企业创办人予以充分的政策宣传,要把往常的文化辅佐思路转变为依靠文化增值以拓宽未来市场的战略思想,即要搭好新舞台,编好新唱本。如何迈步亮丽的“宁波制造2025”,如何突破资源与人才瓶颈,“文化工业”是一条可以探究、摸索、有着美好愿景的途径。

  三者,需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项目的投入力度,不仅要引导文化消费、文化创业的良好氛围,也须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对文化公共产品的有效投入。从国家层面看,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大目标。这对于政府资本、民营资本和民众关注的自身“两创”领域,都是利好消息。改善当前社会的消费环境,丰富“文化工业”的创意来源,让公众都来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于花大力、用重金从外部引进,就显得成本经济低廉,而且公共文化项目的普及与落地,又可能带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兴盛,从中又可促使广大民众变成“文化工业”这一“新业态”的推动者与真正的主人。(徐定宝,宁波市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宁波大学教授)

金融创新支持宁波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绿色工业载体。文化产业大发展对于优化宁波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未来宁波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文化产业大发展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的趋势,进一步满足了宁波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性也不断增强。

  其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化产业本质上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即具备工业化的内在特征。既需要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亦不可缺少金融的广泛参与。金融的参与支持可以通过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和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效率,不断壮大“文化工业化”发展规模。由于文化产业自身存在的投入产出的不对称性以及文化消费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导致我们利用传统的金融产品去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时,往往面临不能满足其实际金融需求的状况。这就需要深入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开展金融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等来不断改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效率,提高宁波“文化工业”进化水平。笔者认为宁波文化产业大发展金融创新支持的着力点在于:

  其一,突出政府在支持文化产业大发展金融支持的主导性作用,实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机制创新。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突出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引导和支持作用。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政府应积极主导建立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财政贷款贴息机制。对重点和优秀文化产业项目予以财政贴息等补贴性支持。发挥有政府背景的融资担保公司的功能,为文化产业中的机构融资进行增信安排,缓解文化产业机构融资抵押物不足的矛盾。政府应搭建文化金融交流平台和鼓励建立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的社会中介组织,促进社会资本不断关注和投向文化产业。

  其二,应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积极进行信贷产品创新。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文化产业机构的特点,以及不同文化企业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提供更多的适应文化产业机构需求的信贷产品。按照“资产资本化”和“资本金融化”的思路进行收费权、门票、文化企业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抵质押贷款,比如对于文化旅游企业可以考虑采用门票收费权质押进行信贷融资;针对不同文化企业的上下游特点,开办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对于有一定稳定现金流的文化产业机构,可以考虑开发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贷款;对于大型文化项目企业,还可以考虑采用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信贷支持。

  其三,应积极推动文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借鉴美国的文化资产证券化的成熟经验,尤其是其在电影、动漫、演艺娱乐、音乐等行业的证券化技术,通过金融工程技术和证券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研究目前既有的证券化模式和特点,探索完善文化产业证券化的核心技术,力争在文化产业业务证券工具的现金流拆分、文化产业基础资产池的组建、知识产权现金流预测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推动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积极参与文化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

  其四,应积极推动完善多层次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体系,实现金融支持的渠道创新。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或者主板的上市工作,不断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机构的信用评级制度和技术,推动文化产业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私募债、中票等方式进行融资。政府出面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信贷贴息和担保等,鼓励民营资本成立和PE,积极涉入投资文化产业项目。鼓励信托公司发行文化产业专项信托计划,聚集小额社会资本通过信托计划积极涉入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通过信托计划积极支持优秀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游春,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主任、研究员)

加快传统文化转化渠道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发展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宁波作为东南文献之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充分发掘和妥善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基础上,加快产业转化,有利于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特色内容和核心竞争力,打造甬派风格的文化产业体系,推进宁波从文化资源大市转变为文化产业强市。

  1、传统文化的产业转化,需走创新路线

  一是创新理念和机制。妥善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在分类管理、保护为本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合理的商业运作,寓保护于开发,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更有效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强化市场机制,提高传统文化资源的商品化程度,形成良性运行的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和产业化机制,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资源。二是创新产业组织和经营模式。要突破家庭作坊式的“小、散、弱”生产组织模式,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互联网+”,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建构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要加快传统文化与其它产业的跨界融合,通过文化元素的渗透,使更多的传统文化因子融入到制造业、信息产业、房地产、餐饮等其它产业中,提高产业附加值,有效推进“宁波制造”转型升级。三是创新内容和形式。传统文化的转化利用要在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基础上,加强原创文化产品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和营销推广,要针对当代人的精神、情感、审美和物质需求,积极拓宽内容题材,创新表现方式和载体,而不是一味复古和“啃老”。

  2、传统文化的产业转化,需走大众路线

  传统文化是活态文化,不是过时文化,更不是死文化,因而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和产业转化就是让它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的生活中。一是树立“流量”思维,开发粉丝经济。传统文化的产业转化要符合当代人的精神物质需求,要结合流行文化时尚,紧抓大众消费心理,研发富有时代感、贴近生活,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而引导公众关注、了解、喜爱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人气,增强用户粘性,培育消费此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粉丝。二是建立“共享”思维,强调开放性和主体体验。在传统文化的产业转化中,充分结合UGC(客户创造内容)、卷入式营销、分享经济等互联网经济模式,倡导消费者的主体参与和个性体验,降低消费门槛,营造共识、共享、共建、共创的环境氛围。比如,在传统手工方面,可依托宁波代表性的“三金一嵌”非遗文化资源,开发俱乐部制手艺工坊、手艺实验室等新型业态模式,使消费者参与到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和创新中来。三是抓住“消费痛点”,开发刚性需求。要针对消费者普遍的迫切需求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提升受众面和吸引力。如宁波教育文化传统和考试文化传统发达,在科举时代产生过大量进士,近现代以来又培育出了大批文化名人、院士乃至中国首个诺贝尔获得者,拥有江北慈城、鄞州走马塘等代表性的教育文化遗存。可打造中国教育文化圣地和考试文化圣地,开发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考试祈(还)愿、家庭教育指导、幼儿教育培训、教育考试主题旅游及餐饮、教育考试用品器材生产等业态,建构起教育文化和考试经济产业带。

  3、传统文化的产业转化,需走国际路线

  一是加强谋划,在全球视野下定位和布局本地区传统特色文化产业。例如,在历史时期,宁波曾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大量文化艺术品的输出换回的真金白银,沉淀于宁波民间,成为了近代宁波商帮和宁波金融崛起的资本基础。这一传统可以在当前进行适当继承,在目前上海打造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的背景下,宁波可以谋划文化艺术品产业的内外链接,融入到国际文化艺术品产业的市场格局中。二是加强双向交流,一方面强化对外宣传、推广和国际教育,通过媒体、展会推介、人员交流等形式,使宁波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产业转化、产品开发经验、技术和商业模式,使植根于本土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因子的文化产业,在传统与现代、西方和东方的碰撞中,创造出优秀的创意产品和文化产业品牌,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夏柯,宁波大红鹰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教授)

改善海外文化创客生存环境

  宁波城市发展战略不仅要聚焦基础设施的投入、高端项目和大师级人才的引进,更要注重吸纳搭建金字塔坚实基础的普通从业者,包括国际创意人群———外籍人士创客。

  分析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外籍创客的发展现状,主要集中在职业生涯与日常生活两大领域。通过相关课题调研,职业生涯方面存在行业发展机遇多、意识国际化,而商业氛围和规则本土化等现象;日常生活则集中在城市文化环境及开放度、生活环境等方面。而导致行业规制不尽如人意的发展瓶颈,主要包括税率较高和优惠政策不够严密、对年青人的准入标准过高、行业协会信息沟通功能缺失、公共资源开放度不足等问题。所以,对于目前正在宁波本地形成的“老外滩国际人才社区”、“宁波大学—诺丁汉大学”高教国际区、北仑国际企业职员区、以及万达—来福士消费区等,也将逐渐引来越来越多外籍文化创客的关注与落地,同时引起本地—海外留学归来—外籍三者文化创客人群的交叉与互补,构成宁波特色的文化生态特色,就要认识到和避免已经在北上广地区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一,对外籍创客进行分类管理。要适当调整创意产业准入标准,吸纳更多有潜力的外籍创客来甬。避免人才进行政策一刀切。创意人才分类管理可借鉴韩国分类方式,将创意人才分为直接创作的上游人才、文化商品流通的下游人才、属于中介组织的中游人才,即把上游创意组合起来、创新实践,并衔接下游的商品流通市场的各种人才。将分散在产业链不同位置的创客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设定准入、管理及评估标准。

  第二,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功能。文化创意行业协会要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人脉网络,搭建联系政府与行业的桥梁。收集整理从业者信息和动态,作为政府职能的补充;同时也通过组织行业内的活动,向外籍创客传达与之相关政府的政策动向、优惠措施等。发展文化创意社群,利用文创产业和创客所习惯的圈文化,通过沙龙聚会、非正式讨论会等形式发展实体创客社群,使之成为创客互相交流、促进的固定场所。

  第三,扩大公共资源的覆盖面和开放度。政府在制定针对外籍创客的优惠政策和资源开放时,应该把眼光从高端人才扩展到普通从业者,让更多的创客从中受惠,真正体现出宁波的国际化和包容性。并通过推出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发掘人才、展示宁波,实现高质量的交流和引进模式,例如举办国际性创意比赛,发觉优秀人才、有潜力的团队和新兴企业;向外籍创客提供实习和短驻机会。

  第四,针对年轻外籍创客的专项就业服务。可借鉴英国艺术家枢纽(Arts Hub)的做法,这个服务机构提供大量文化艺术领域专业人才岗位信息,采取会员制形式,会员可以利用在线服务机制获取人力资源服务。政府可通过建立人保局“外国人、台港澳人员就业申请网”或利用专业服务外包,设立类似的就业指导部门,在为外籍创客提供就业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宁波的人才引进把关。

  第五,建立一个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负责发布信息,受理咨询,申请,提供其他相应服务等,使创客能够享受一站式的政府资源服务。比如,借助梅山保税港区、地铁第三、四号线开工、“东亚文化之都”等项目落地的契机,为海外创客提供企业设立、经营服务等方面的指引,为海外创客融入宁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图谱。(俞平,上海社科院《国外社会科学文摘》主编)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