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总书记有句名言:“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他断言,“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事是人做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无论是改变现状还是开创未来,归根结底靠人,为政重在得人。
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的一天,两江总督于成龙向皇帝提了个过分要求。报告寄出后,于成龙既满怀期待,又感到不踏实。
几天前,江宁知府陈龙岩不幸病故。两江地区辖今天的江苏、上海、安徽和江西,是帝国经济文化中心,财政收入占全国一半还多。江宁府作为两江地区政治中心,两江总督、军区司令、江宁织造、江苏按察使、甚至安徽布政使,都在这里办公,远非今天的南京可比,类似解放后大行政区时代的上海。加上江苏巡抚驻苏州,江宁知府的升迁机会得天独厚。
于成龙推荐的是一个小地级市的领导,直隶通州知州,自己当直隶巡抚时期的老部下,名字也叫于成龙。于总督比于知州大22岁,为了区分,人称老于成龙、小于成龙。
地方首长敦请朝廷补充干部不是问题,但指名道姓、指定岗位,还要由从五品越级提拔到从四品,则严重违反规矩,十分犯忌。
按照大清的干部制度,地方官出缺的,应召集后备干部统一抽签,谁抽到谁上岗,就像买彩票。老于成龙的意见不知要得罪多少人,如果皇上不理解不支持,后果会很严重,因此这份报告很费脑筋。
他写道,陈龙岩忠诚可靠、廉洁自律,协调各方、服务大机关、掌控财政和支援军队样样得心应手。老陈去世后,他顿感失去了左右手,而在两江辖区内,尚未发现合适人选。
言下之意,继任者应该像陈龙岩那样德才兼备才行,否则两江地区的工作就会受影响。两江工作上不去,全国的经济就会出问题,连北京的粮食供应都会受拖累。江宁知府婆婆太多,谁都能指挥他,谁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知府既要能办事,又要会平衡关系,做大家都满意的小媳妇,没几把刷子真干不了。而且,办事多发财机会就多、接触领导多权力自然大,所以于成龙有理由忧虑:
吏部有吏部的规矩,抽签也很公平,但是给重点地区关键岗位派干部,千万不能靠运气。万一抽出个有德无才、或者有才无德的家伙,麻烦就大了。
铺垫既已完成,于成龙亮了底牌:恳请皇上特事特办,召集各大臣开会讨论,现场推出合适人选。
在报告的末尾,老于成龙巧妙地点了一个人:有皇上关怀,像通州知州于成龙那样的好干部,一定会脱颖而出的。——英国思想家培根描绘过这种聪明:最要紧的事却像“附带”的。
推荐小于成龙是报告的核心,康熙帝那么智慧,过得了关吗?
二
于成龙动了吏部的奶酪,吏部自然不爽,但话说得很在理:打破常规不是不可以,但那些排着队等抽签的干部怎么看?再说,“廷臣会推”知府这一级干部,没有规定,没有先例,还是照章办事为宜。
康熙帝浏览了报告,微微一笑,当场拍板:这事拖不得,抽签、“廷推”都来不及了,让通州的小于赶紧去吧。于是,一个江宁城有了两个于成龙,一时成为美谈。
吏部大跌眼镜只是开始。小于到任后干得风生水起,官民口碑极佳。两年后,对他有知遇之恩、被康熙帝命名为“天下第一廉吏”的老于积劳成疾,溘然长逝。江宁城里议论纷纷:小于的前途到头了。
不久,康熙帝到江南考察干部,亲笔题词送小于,明确告诉他:以你的级别不应享有此等荣誉,但大家都反映你廉洁有为,所以这是你应得的。临行,叮嘱小于永葆本色,不负老于厚爱。不久破格提拔小于为安徽按察使,正三品省部级高干。两年后,小于也成了直隶巡抚,然后是左都御史,直至累死在河道总督任上。
康熙帝全盘支持于成龙的人事方案,是有深刻背景的。对此,老于比吏部看得准,所以才敢打那样的报告。
康熙帝上任的时候,明朝覆亡、清朝入关才十几年。他的父亲顺治帝24岁就去世了,稳固政权的任务落到他身上,而他的志向更为远大。从哪里入手呢?经过长期观察,康熙帝发现官场现状与他的政治理想很不匹配,必须先抓吏治。
细想官场种种严峻问题,有的来自明朝的遗传,有的来自马上民族自身的不适应,总括起来不外三种情况。
普遍油滑懒惰。立国之初,百废待兴,面对接踵而至的急事难事,大臣们每天反复讨论,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结果总是议而不决,不是建议交给地方政府、就是交给其他部门处理。等有了一点进展,大家都来争功邀宠。康熙帝慨叹,办事效率这样低,朝廷许多“良法美意”根本落实不下去,好好的惠民政策不但不能惠民,反而伤民。
在管束干部方面,如果朝廷压力大逼得紧,督抚也会抓几个反面典型表明政治态度,处理时却千方百计替当事人找借口,最终大事化小,不了了之。康熙帝很恼火,说怎么就没有真心做事的干部呢?
普遍以权谋私。堂堂工部自尚书开始,领导干部个个贪污水利经费,弄得年年修水利、年年发洪水。山西官员毫无节制地敲诈百姓粮款,竟然在17个县激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体性事件,震惊朝野。而内外大小官员,借年节和红白事送礼行贿成风,有个干部出差一次就得了六千多两银子,导致“民生困苦已极”,穷人在北京街头卖儿卖女,“大臣长吏之家日益富饶”。康熙帝向礼部尚书汤斌抱怨:有才干的干部不是没有,干净的真不多!
普遍结党营私。既然当官都是奔着谋利,为了扩大和保护既得利益,必须营建抱团取暖的小圈子。山西巡抚穆尔赛臭名远扬尽人皆知,康熙帝向高干们征求处理意见,个个不吭声,唯一说话的勒德洪还是表扬穆尔赛的。皇帝号召大家推荐优秀人才进入干部队伍,官员们竟然互相推荐对方公子。这些人不能干事还误事,康熙帝指着一个高干的鼻子训斥:你推荐的十个人,只有两三个还凑合!
官场溃烂到这种程度,这个新生的少数民族政权能否站住脚成了问题。经慎重考虑,康熙帝决定实施“察吏安民”战略,交叉使用刚柔两手。首先就是整治贪官懒汉,清除腐枝败叶。在康熙任内,共有五百多名腐败分子受到法律制裁,六千名无能、无为、不适合行政工作的大小干部,分别被免职、降级或辞退,前无古人。
三
康熙的另一手是全力扶持清官能吏,鼓励忠诚担当。这一手运用得出神入化,出牌不按牌理,像魔术师一样让人惊讶不已,这是康熙治吏的最大特点。
一是下功夫挖掘有培养前途的清官能人,安排使用不拘常规,建立了崭新的用人导向。
康熙帝在帝王生涯中,公开表彰、重用、破格提拔干部达七百多人,两个鞠躬尽瘁的于成龙只是其中一个案例。老于成龙是明末贡生,属于政治上有瑕疵的干部。在短短数年内,康熙帝将他由七品知县,一路超擢到封疆大吏,理由就是他又干净又苦干。官员们看到了官场新风向,明白前途在自己手上。
早在直隶巡抚任上,老于便发现通州知州小于是个干净干事的好苗子,多次褒奖和推荐他。爱屋及乌,康熙帝对小于一直留心观察,迟早要用的。君臣三人以事业为重,配合默契,传导正气,引领各级官员向善向上,是沉甸甸的康乾盛世的一缕轻盈花絮。
二是培育正气,为清官能吏遮风挡雨,决不让好人受气。
在封建官场上,好人受气坏人神气的故事史不绝书,在康熙朝却少见。康熙帝第五次南巡下榻江宁的龙潭,赫然发现床上有一摊蚯蚓粪。这下完了!大家都为江宁知府陈鹏年捏把汗,因为他负责接待工作。康熙帝不动声色,工作间隙问一个孩子:江宁有好官吗?这孩子说:有啊,陈鹏年。
经过进一步调查,康熙帝弄清了真相。两江总督阿山打算向百姓增加赋税,陈鹏年死活不执行,多次据理力争,阿山便把他支去龙潭给皇上搞后勤,一为调虎离山,二是等着他犯错误。按照老习惯,皇上身边工作人员悄悄向这位地方官要钱,他假装听不懂。于是,蚯蚓粪便到了皇上床上。后来陈鹏年入武英殿,升河道总督。
被康熙帝越级提拔为巡抚的陈傧,独自背着破被子骑着老马上任,负责迎接的下属找不到新领导。老陈一到任就聚焦作风问题,集中处理了一大批鱼肉百姓的官吏,有人便开始告状。康熙帝马上表扬陈傧:人家的做官格言是“拿一个等于贪千万”,这样的官儿太少了!
三是深知人无完人的道理,注意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
官员也是人,是人总会犯错误。康熙帝治病为了救人,改了就是好干部,努力把人引向正道。吴江县令郭琇曾被迫给领导送过钱,经教育洗心革面,变成江南最好的县令,康熙帝便调他进京从事监察工作。“铁面御史”郭琇既忠诚又担当,将权倾朝野的“大老虎”明珠拉下马来,被越级提拔为湖广总督,功勋卓著,堪称一代名臣。
小于成龙在治河问题上决策失误,与同事产生了激烈争执,最终造成了一定损失。事后小于很后悔,向皇上作检讨:这件事我错了,下回按人家的办法来。皇上谅解了他,让他继续负责水利建设。结果只用短短三个月,小于便把桀骜不驯的浑河、无定河治理得服服帖帖。康熙帝很高兴,给这条河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永定河。
经过一个甲子的不懈努力,康熙的清官能吏队伍蔚为壮观,史上少见,除了刚才提到的,还有张伯行、范承勋、格尔古德、赵申乔、彭鹏等等,名单很长很长……
习近平总书记有句名言:“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他断言,“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事是人做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无论是改变现状还是开创未来,归根结底靠人,为政重在得人。有什么样的政治抱负就有什么样的干部路线,想维持现状必然热衷循规分红,伟大的事业则催生辽阔思路和无尽创造。人是可塑的,可人可神可鬼,能否释放能量、释放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释放大能量还是小能量,与用人导向关系极大。
康熙皇帝恰恰抓住了这个牛鼻子,把锄草与施肥、“拔烂树治病树”与“植树造林”统一起来,涵养了良性循环的官场生态,形成了群贤毕至的“清官现象”、见贤思齐的马太效应,天下英雄齐心合力,终于推开了通向辉煌时代的厚重大门,这是他取得成功的闪亮钥匙,我们应该仔细端详。
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转变 | 2009-04-03 |
章开沅:改革刚性的学术评价 | 2009-04-03 |
家庭关系已由血缘延伸到姻缘 | 2009-04-03 |
家庭关系已由血缘延伸到姻缘 | 2009-04-03 |
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 | 2009-04-03 |
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 | 2009-04-03 |
家长学历低 孩子无缘好学校? | 2009-04-03 |
久演不衰,精品涌现 | 2009-04-03 |
教育别一直“端着” | 2009-04-03 |
海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 2009-04-03 |